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凋霜的意思、凋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凋霜的解釋

謂因霜凍而受到損傷。 唐 劉得仁 《上翰林丁學士》詩:“禦柳凋霜晚,宮泉滴月遲。” 唐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碧簷斜送日,殷葉半凋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凋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結合不同語境分為字面與引申兩層:

一、基本解釋

  1. 字面含義
    指植物因霜凍而凋謝或受損,如“禦柳凋霜晚”(唐·劉得仁《上翰林丁學士》),描述自然景象中植物被霜凍侵襲的狀态。

  2. 比喻意義
    引申為人的才華、事物的興盛因外界打擊或挫折而衰落,例如形容懷才不遇或事業中途受挫的情形。

二、使用場景

三、詞源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詩文,如劉得仁、杜牧等詩人的作品,均以具體物象(柳、葉)被霜凍凋零的畫面表達時間流逝或環境嚴酷。現代語境中,其比喻用法更常見于書面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凋霜(diāo shuāng)這個詞,意指霜凍蕭凋、草木凋零的景象。拆分部首為“冫”和“艹”,分别表示冰和草。它的筆畫數為14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詩歌中,形容秋季來臨時植物凋零的景象。在繁體字中,凋霜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時候,凋霜的漢字寫法也和現在相似,沒有太大變化。以下是一個例句:“秋天的凋霜景色給人一種深深的憂傷之感。”一些組詞包括凋零、凋謝和凋落。近義詞有蕭條、凋零和凋敗,而反義詞則是繁盛、茂盛和興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