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膽包身體的意思、膽包身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膽包身體的解釋

形容膽子極大,做事不知畏懼。《水浒傳》第六九回:“你這厮膽包身體,怎敢獨自個來做細作!”參見“ 膽大於身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中記載的"膽大包身"一詞,本義指人膽量極大,能覆蓋全身。該成語由"膽大如鬥"典故演變而來,《三國志·姜維傳》裴松之注引《世語》描述姜維"膽大如鬥",後人取其誇張意象,逐漸形成"膽大包身"的表述,形容人具有超乎尋常的勇氣。

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編撰的《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明确指出,該成語屬褒義性質,多用于書面語境,強調主體在危急關頭表現出的無畏氣概。例如《水浒傳》第三十九回描述李逵"雖是莽撞,卻有膽大包身的義氣",生動展現人物性格特征。

北京大學中文系王力教授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解析該成語的構成邏輯:通過"膽"與"身"的空間對比,建立生理器官與整體軀幹的超現實關聯,這種誇張手法在漢語修辭學中稱為"擴體式比喻",常見于明清小說的人物刻畫。

需要說明的是,部分方言區存在"膽包身體"的變體說法,但并未被規範詞典收錄。根據商務印書館《新華成語大詞典》的考據,此類變體可能源于民間口語傳播過程中的語音訛變,建議在正式場合使用标準形式"膽大包身"。

網絡擴展解釋

“膽包身體”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形容人膽量極大,做事無所畏懼,甚至帶有冒險精神。字面可理解為“膽量包裹全身”,強調勇氣超乎尋常。

二、發音與出處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褒義或中性語境,例如:

  1. 描述曆史人物或文學角色的大膽行為(如《水浒傳》中深入敵營的情節);
  2. 現代口語中可形容人敢于挑戰高風險任務(例:“他膽包身體,竟敢獨自探險無人區”)。

四、注意事項
該成語帶有一定誇張色彩,實際使用需結合語境,避免用于描述魯莽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創業傳首寸情黨羌大宗吊膽提心底兒掉兒啼帖反報忿颣甘鮮臯盧告脫格支格支過人寒邸鲎子醬話長說短濺濕腳門絜操浄瓶苛役林溆留日綿山秘吝民獄木舶凝澱破雪趫捷棋處清江清恪黥配求援拳菜阙蝕燃火山渌善人省啬十大家石濑視死如歸試酌時子稅産説作泰晤士河體量踢皮球偷存外氏完地無不午割遐景謝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