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民獄的意思、民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民獄的解釋

民間訴訟案件。《周禮·秋官·大司寇》:“以兩劑禁民獄。” 鄭玄 注:“獄,謂相告以罪名者。”《逸周書·本典》:“與民利者,仁也;能收民獄者,義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民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文獻出處)

指民間訴訟案件,常見于先秦典籍:

  1. 《周禮·秋官·大司寇》記載:“以兩劑禁民獄”,鄭玄注:“獄,謂相告以罪名者”,說明“獄”特指涉及罪名指控的訴訟。
  2. 《逸周書·本典》提到:“能收民獄者,義也”,強調處理民間訴訟是道義行為。

二、引申含義(現代語境)

部分現代釋義擴展為民衆受壓迫的困境,如描述社會不公或群體遭受政治、經濟壓迫的情況。但需注意,這一用法更多屬于現代語境下的延伸,古代文獻中未見此類表述。

附:“獄”的單獨釋義

“獄”本義為訴訟(《說文解字》:“獄,确也”),後衍生出“監獄”“罪案”等含義,如“文字獄”“監獄”等。


提示:若需研究該詞在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建議查閱《周禮》《逸周書》原文及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民獄

民獄是由"民"和"獄"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其中,"民"是漢字部首之一,意為人民;"獄"是另一個漢字部首,意為監獄。

拆分部首和筆畫

"民"字的部首是"⺅",總筆畫數為5;"獄"字的部首是"⺿",總筆畫數為8。

來源

《民獄》一詞源自中國法律系統,是指為人民服刑澄清罪名的地方。

繁體

民獄(民獄的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民"字稍有變化,其上部分為"⺈",總體形式字形略有差異;"獄"字形則基本保持不變。

例句

1. 在這個民獄中,罪犯們都接受了法律的嚴厲制裁。

2. 行刑官打開民獄的鐵門,将罪犯帶出監獄。

組詞

1. 民事獄:指有關民事糾紛訴訟案件的審判地點。

2. 服刑:指犯人在民獄内執行刑罰期間接受的監管。

近義詞

監獄、牢獄、囚禁

反義詞

自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