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首的意思、傳首的詳細解釋
傳首的解釋
傳送首級;被殺頭。《東觀漢紀·光武紀》:“﹝ 吳漢 ﹞夷 述 妻子,傳首于 洛陽 。” 唐 許渾 《聞邊将劉臯無辜受戮》詩:“纔許誓心安玉壘,已傷傳首動金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五·郭希顔邪說》:“﹝ 郭希顔 ﹞嬰 世宗 之怒,傳首九邊。”
詞語分解
- 傳的解釋 傳 (傳) á 轉(僴 )授,遞:傳遞。傳輸。傳戒。傳統。言傳身教。 推廣,散布:宣傳。流傳。傳名。傳奇(a.中國唐代興起的短篇小說;b.中國明、清兩代盛行的長篇戲曲;c.指情節離奇或人物行為超乎尋常
- 首的解釋 首 ǒ 頭,腦袋:首飾。首級。首肯(點頭表示同意)。 領導的人,帶頭的:首領。元首。首腦。首相(刵 )。 第一,最高:首都(?)。首府。 最先,最早:首次。首屆。首創。首日封。首義(首先起義)。 出頭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傳首”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傳首”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chuán shǒu,字面含義為“傳送首級”或“被殺頭”。其核心指代古代将罪犯或敵人的頭顱割下後,通過傳送方式示衆或作為刑罰證明的行為。
二、曆史背景與用法
- 古代刑罰象征
在古代,斬首是一種嚴酷刑罰,而“傳首”特指将頭顱傳送給相關方(如朝廷、敵方等),以示懲戒或威懾。例如《東觀漢紀·光武紀》記載:“吳漢夷述妻子,傳首于洛陽”。
- 成語化表達
該詞衍生為成語,用于形容極端殘忍的手段或暴行,如“傳首九邊”(将頭顱傳示邊境)即凸顯了刑罰的殘酷性。
三、文獻用例
- 唐代許渾在《聞邊将劉臯無辜受戮》中寫道:“已傷傳首動金門”,反映首級傳送引發的震動。
- 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談》提到郭希顔因觸怒世宗,“傳首九邊”,成為警示案例。
四、現代語境
現代多用于曆史叙述或文學創作,強調古代刑罰的殘酷性。例如:“熊廷弼被問罪下獄并傳首九邊”,突顯了政治鬥争的激烈。
五、相關組詞
常見搭配包括“傳首示衆”“傳首邊庭”等,均與刑罰示警相關。
“傳首”是融合曆史、文化與語言特征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象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傳首》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将首級進行傳送或傳遞的行為。現在讓我們來拆分一下這個詞的部首和筆畫。
部首:該字的部首是“傳”字的“扌”部。
筆畫:該字的總計6畫。
《傳首》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刑罰制度中,當時為了展示對犯罪分子的嚴厲懲罰,人們多次将犯罪分子的首級傳遞到不同地方,以示威懾。
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依然是《傳首》。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這個詞的寫法變化不大。
例如,我們可以使用這個詞造句:“古代刑罰制度下,罪犯被傳首以警示他人。”
與《傳首》相關的組詞有:“傳遞”、“傳送”等。
近義詞有:“斬首”、“割頭”等。
反義詞可能沒有一個确切的對應詞彙,但可以用一些相反意義的詞來概括,比如“救命”、“釋放”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