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清江的意思、清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清江的解釋

(1).水色清澄的江。 南朝 梁 何遜 《初發新林》詩:“鐃吹響清江,懸旗出長嶼。” 唐 王昌齡 《送窦七》詩:“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2).古 夷水 。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夷水》:“ 夷水 即 佷山 清江 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 蜀 人見其澄清,因名 清江 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清江”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解釋:


一、作為專有地名(長江支流)

清江是長江一級支流,古稱“夷水”,因江水清澈而得名。其地理特征與水文屬性如下:

  1. 發源與流向:

    發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齊嶽山,流經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東、長陽等縣市,在宜都市注入長江,全長約423公裡。

  2. 流域特征:

    流域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形成清江畫廊、恩施大峽谷等自然景觀,水質清澈,含沙量低。

    來源:《中國河流志》(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4年)、《湖北省志·地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 水利與生态:

    幹流建有隔河岩、水布垭、高壩洲等水利樞紐,兼具防洪、發電、灌溉功能,是鄂西南重要水源地。

    來源: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官網《清江流域綜合規劃報告》


二、作為普通名詞(泛指清澈的江河)

在文學與日常語境中,“清江”可拆解為:


三、曆史政區名(古代行政區劃)

唐代曾設“清江縣”,治所在今江西省樟樹市,北宋改稱“臨江軍”。該名源于當地贛江支流袁水的清澈水質。

來源:《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七·江西臨江府》


詞義對比簡表

釋義類型 核心含義 典型用例
專有地名(河流) 長江支流,貫穿鄂西南 “清江是土家族母親河”
普通名詞 清澈的江河 “碧波蕩漾,一彎清江映青山”
曆史政區名 唐宋時期江西行政區名 “唐代清江縣為漕運要地”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清江”詞條
  2.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
  3. 水利部《中國河湖大典·長江卷》(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年)

網絡擴展解釋

清江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地理概念(長江支流)

清江是長江一級支流,古稱“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見其清澄”而得名。其地理特征包括:

  1. 發源與流經:發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齊嶽山,流經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東、長陽、宜都等7個縣市,最終在宜都陸城彙入長江。
  2. 長度與景觀:全長423公裡,流域内山水秀美,有“八百裡清江畫廊”之稱,包含白玉湖、隔河岩等景點,是土家族、漢族、苗族混居地。

二、詞義解釋

  1. 泛指清澈的江河
    古代文獻中,“清江”可指代水色清澄的江河,如南朝梁何遜《初發新林》詩中的“清江”即此意。
  2. 曆史别稱
    古時又名“夷水”,北魏郦道元《水經注》記載其“水色清照十丈”,蜀人因稱“清江”。

三、其他關聯信息

清江既是長江重要支流的專有名稱,也泛指清澈的江河,兼具自然與人文價值。若需進一步了解其流域詳情或景點分布,可參考權威地理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哀家梨抱薪救焚别無選擇鸱彜奠獻地官杜漸除微恩潤厄閏風袂風硯棼橹福祿雙全格外貫鬥牛皓蕩泓宏歡喜冤家忽突谏省戒殺季候饑棘系繩狷傲峻網颣玭累黍兩魪連一連二了局曆久驢筋頭年代拍天跘旋皮鞋千古一轍遒偉铨除缺喪撒網喏色差僧佉商意山淫身窮市冊水敗順恕素績鮻魮陶令秫田具通門駝毧踠地隈倚無表雪王章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