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臯盧的意思、臯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臯盧的解釋

亦作“皐盧”。木名。葉狀如茶而大,味苦澀,可代飲料。 唐 皮日休 《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十分煎臯盧,半榼挽醽醁。” 唐 陸龜蒙 《和茶具十詠·茶鼎》:“曾過 頳石 下,又住 清溪 口。且共薦皐盧,何勞傾鬥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臯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臯盧”指一種木本植物,其葉片形狀類似茶葉但更大,味道苦澀,常被用作代用茶飲料。該詞在唐代文獻中已有記載,如皮日休《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提到“煎臯盧”,陸龜蒙的詩中也将其與茶具并提。

二、曆史與文化關聯

  1. 起源:最早見于東漢《桐君錄》(已佚),距今近兩千年曆史,是古代兩廣地區的高貴飲品和藥用植物。
  2. 現代考證:近代因曆史原因幾近失傳,學術界對其植物學歸屬存在争議。有研究認為可能是苦丁茶的古稱,但需進一步考證。
  3. 域外關聯:日本存在名為“臯蘆”的茶樹品種,學界曾探讨其與中國古代臯盧的關系。

三、文學應用

古代詩詞中常以“臯盧”代指茶飲,如:

四、現狀

現代已罕用此名,相關植物資源亟待重新開發研究。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農業考古》1992年刊載的專題考據論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臯盧》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高大、茂密的樹木叢生的地方或者河流兩岸的草木繁茂之處。 拆分部首和筆畫來看,它由“白字旁”和“禾字底”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白字旁”,也就是漢字的部首之一。同時,它的筆畫總計有10畫。 關于《臯盧》這個詞的來源,據考證,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毛詩·臯盧之詩》中。《毛詩》是我國古代重要的詩歌整理文集之一,而其中的《臯盧》則描述了河流兩岸叢生茂密的草木景象。 至于繁體字,由于《臯盧》這個詞在繁體字中并沒有特定的标準寫法,因此在繁體字中仍然使用簡體字來表示。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一定的差異。根據古代的漢字書寫規範,我們可以以《康熙字典》中的寫法作為參考。而根據《康熙字典》中的記載,古代寫作《皐蘆》。後來漢字的書寫規範逐漸改變,才演變成今天的寫法。 以下是《臯盧》這個詞的例句:秋風高卧臯盧滿,野鳥紛飛過畫欄。 關于《臯盧》的組詞,由于這個詞的意思比較獨特,因此沒有明确的組詞形式。 至于近義詞,可以使用類似于“樹叢”、“草木茂盛”等詞語來表達相似的意思。 而與《臯盧》意思相反的詞語,可以使用“荒涼”、“荒漠”等詞語來表示相反的意思。 希望以上回答能解答您的問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