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臯盧的意思、臯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臯盧的解釋

亦作“皐盧”。木名。葉狀如茶而大,味苦澀,可代飲料。 唐 皮日休 《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十分煎臯盧,半榼挽醽醁。” 唐 陸龜蒙 《和茶具十詠·茶鼎》:“曾過 頳石 下,又住 清溪 口。且共薦皐盧,何勞傾鬥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臯盧是中國古代文獻中具有多重含義的植物名稱,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臯盧"(gāo lú)最早見于《爾雅·釋木》,指代一種野生茶樹。《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為"木名,葉狀如茶而大,味苦澀,古稱苦荼",說明該植物與茶葉存在形态關聯,但口感差異顯著。

二、植物學特征 現代植物分類學證實,臯盧屬于山茶科山茶屬(Camellia sinensis var. macrophylla),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中國植物志》記載其"葉片長橢圓形,長12-30厘米,邊緣具鈍鋸齒,花單生葉腋,蒴果扁球形"的典型特征,可作為鑒别依據。

三、曆史文獻記載 唐代陸羽《茶經·七之事》引《桐君錄》雲:"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澀",佐證了臯盧作為代用茶的曆史地位。宋代《爾雅注》更明确指出:"今呼早采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反映其在不同地域的稱謂演變。

四、現代應用價值 《中華藥典》收錄臯盧葉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積"的功效,其提取物在抗氧化、降血糖等藥理研究中展現出潛在應用價值。目前廣東、廣西等地仍保留以臯盧葉制作涼茶的民間傳統。

網絡擴展解釋

“臯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臯盧”指一種木本植物,其葉片形狀類似茶葉但更大,味道苦澀,常被用作代用茶飲料。該詞在唐代文獻中已有記載,如皮日休《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提到“煎臯盧”,陸龜蒙的詩中也将其與茶具并提。

二、曆史與文化關聯

  1. 起源:最早見于東漢《桐君錄》(已佚),距今近兩千年曆史,是古代兩廣地區的高貴飲品和藥用植物。
  2. 現代考證:近代因曆史原因幾近失傳,學術界對其植物學歸屬存在争議。有研究認為可能是苦丁茶的古稱,但需進一步考證。
  3. 域外關聯:日本存在名為“臯蘆”的茶樹品種,學界曾探讨其與中國古代臯盧的關系。

三、文學應用

古代詩詞中常以“臯盧”代指茶飲,如:

四、現狀

現代已罕用此名,相關植物資源亟待重新開發研究。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農業考古》1992年刊載的專題考據論文。

别人正在浏覽...

稗粝跋識稱斤約兩赤蜃赤縣沖日沖帳調署黩賤分星腹案剛格公有制經濟祼玉過詞鴻疎護衞孑身巾絮九寰譏谀軍鋪來暮了辯陵制隆中毛裝目覩木行模子南戲撓弱拏事内降鳥彜旁門外道判若水火乾村沙泣不成聲凄斷欽岑邱墓戎秩繩木守國受誓束缊還婦談語鐵圍城铤金同蒿通憂共患同枕亡機微漸無舊筱籬屣步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