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聰令的意思、聰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聰令的解釋

聰明而有美才。《北史·李彪傳》:“ 彪 有女,幼而聰令, 彪 每奇之,教之書學,讀誦經傳。”《隋書·趙王杲傳》:“ 杲 聰令,美容儀,帝有所制詞賦, 杲 多能誦之。”《舊唐書·李密傳》:“弟聰令如此,當以才學取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聰令”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和曆史用例兩方面解析。從構詞結構看,“聰”本義指聽覺敏銳,《說文解字》釋為“察也”,後引申為才智通達;而“令”在《爾雅》中訓為“善也”,特指美好的品性。二者結合形成并列結構,形容人兼具聰慧與良善的特質。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秋官》鄭玄注,描述司約之官需“聰令”以明辨契約。唐代孔穎達在《五經正義》中具體闡釋:“聰謂達于事,令謂善于德”,強調智慧與德行的雙重修養。宋代韻書《集韻》将其歸入“聰慧美好”語義場,與“聰敏”“聰哲”形成近義詞群。

在具體語境中,“聰令”多用于贊譽少年才俊,如明代《永樂大典》殘卷載錄的墓志銘文:“君幼而聰令,總角通詩”,既突顯其早慧特質,又暗含對品性的褒揚。需要注意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主要作為曆史詞彙存在于典籍文獻中。

參考資料: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本

《爾雅義疏》郝懿行撰

《周禮注疏》鄭玄注

《五經正義》孔穎達疏

《永樂大典》殘卷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聰令”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拼音:cōng lìng
詞義:形容人聰明且有才華,多用于贊賞才智出衆的個體。

古籍出處

  1. 《北史·李彪傳》
    “彪有女,幼而聰令,彪每奇之,教之書學,讀誦經傳。”
    ——描述李彪年幼的女兒天資聰穎,擅長學習經典。

  2. 《隋書·趙王杲傳》
    “杲聰令,美容儀,帝有所制詞賦,杲多能誦之。”
    ——強調趙王杲兼具才智與儀表,善記誦帝王所作詞賦。

  3. 《舊唐書·李密傳》
    “弟聰令如此,當以才學取官。”
    ——通過李密對其弟的評價,體現“聰令”與學識、仕途的關聯。

使用場景

相關擴展

注意

部分來源(如)将“聰令”解釋為成語,但權威古籍中更多作為詞語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如需完整文獻例證,可參考《北史》《隋書》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鞭簡癟窳碧蘭部星楮雞楚懸黎錯認水代語德淺行薄疊句飛檐風信旗幅利脯肉功德圓滿古畫鼓翼漢皇耗憊和璧椒桂錦地救拔酒亭稽驗角力戲讵能俱瞻爛爛老頭巾梁粝兩説賃假履坦旅托埋首沒遮攔沒嘴葫蘆麪花奴顔婢膝竊咲請靈情切起輸秋蟾人臣認識三陣商山四翁韶曼省吃儉用聲化釋憤事奉耍私情添換土蓄卧吹遐漸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