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春搜的意思、春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春搜的解釋

帝王春季的射獵。《左傳·隱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杜預 注:“蒐,索,擇取不孕者。” 唐 杜甫 《冬狩行》:“春蒐冬狩侯得用,使君五馬一馬驄。” 清 吳偉業 《南苑應制》詩:“熊舘發雲旌,春蒐告禮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春搜”是漢語古語詞彙,其規範寫法為“春蒐”,指中國古代春季進行的狩獵活動,具有禮儀性與軍事訓練雙重意義。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蒐”通“搜”,本義為春季田獵,後引申為檢閱軍隊、整饬武備的儀式。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春蒐”一詞最早見于《周禮·夏官》:“中春教振旅,司馬以旗緻民,平列陳,如戰之陳,辨鼓铎镯铙之用……遂以蒐田。”東漢鄭玄注:“春田為蒐,蓋擇取不孕者。” 這顯示其核心内涵包含兩方面:一是遵循生态規律的擇時狩獵,二是軍事訓練制度。唐代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進一步闡釋:“春蒐者,搜索取不孕任者也,因以簡兵習戰。”

該詞的文化意義體現在三方面:

  1. 禮制特征:作為“四時田獵”之首,《左傳·隱公五年》載“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農隙以講事也”,被納入國家禮制體系。
  2. 軍事功能:《漢書·刑法志》記載“春振旅以蒐”,說明其具備檢閱軍隊、保持戰備狀态的現實作用。
  3. 生态意識:宋代《爾雅翼》強調“春蒐不殺孕”,體現古人遵循自然規律的生态智慧。

權威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2. 鄭玄注, 賈公彥疏.《周禮注疏》[M]. 中華書局, 2014.
  3. 孔穎達.《禮記正義》[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4.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 中華書局, 2009.
  5. 羅願.《爾雅翼》[M].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02.

網絡擴展解釋

“春搜”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帝王在春季進行的狩獵活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春搜”指帝王在春季舉行的射獵儀式,屬于古代禮儀制度的一部分。該詞由“春”(季節)和“搜”(通“蒐”,意為搜尋、狩獵)組成,強調在春季通過狩獵活動選拔獵物或演練軍事。

2.詞源與典籍引用

3.曆史背景與實例

4.相關詞語與延伸

古代四季狩獵的統稱:

5.文化意義

“春搜”不僅是狩獵活動,更是古代“農隙講武”的體現,即利用農閑時間進行軍事演練,同時通過禮儀規範強化統治權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籍原文或詩詞引用,可參考《左傳》、杜詩注本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祥伴郎胞衣霸緒鞁乘标船布颿無恙晨事躊躇不定摐摐吊床貢表灌尊孤雊谷杷花紅柳綠黃浦江見諒戒敕畿服禁水酒會積幼鋸齒聚螢映雪賴債燎祡流連忘返漫漭蜜囊難然凝情攀個大起波七宮清風亮節輕手軟腳趨發饒雄仁鄙桑梓潸慨設戟生衣眒忽庶伯蜀國絃死敵絲籠擡疊特立獨行僞筍文彩五始享祀仙緣狹邪子葉契羲皇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