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死敵的意思、死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死敵的解釋

(1).猶死戰。《漢書·李陵傳》:“士張空拳,冒白6*刃,北首争死敵。”《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回:“寡人當與 秦 決一死敵。”

(2).勢不兩立的敵人。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 匈奴 内戰時,他曾在 呼韓邪 的哥哥、也是 呼韓邪 的死敵-- 郅支單于 的軍隊中,當中裨小王,得意過一時。”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死敵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死敵(sǐ dí)指不可調和、勢不兩立的仇敵,強調敵對關系的深刻性與不可化解性。以下是漢語詞典角度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不可調仇敵

    指因根本利益沖突或深刻仇恨而形成的不共戴天的敵對關系。例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無論如何也不能和解的敵人”。

    示例:

    “兩國因領土争端成為死敵,百年間戰火不斷。”

  2. “死”的強化含義

    “死”在此作程度副詞,表“至死方休”,凸顯敵對關系的絕對性。《漢語大詞典》釋為“謂緻死之敵”,強調矛盾不可逆轉。


二、詞源與用法辨析


三、權威用例

  1. 文學語境:

    魯迅《彷徨》:“他們原是死敵,但此刻卻因共同的威脅暫時聯手。” (體現矛盾本質)。

  2. 曆史記載:

    《史記》中項羽視劉邦為死敵,終至“烏江自刎”,凸顯你死我活的對抗性。


四、現代引申義

在商業、競技等領域,死敵可喻指競争目标完全對立的對手,如:

“兩家科技公司争奪市場份額,已成行業死敵。”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3.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 商務印書館, 1980.
  4. 魯迅.《彷徨》.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26.
  5. 司馬遷.《史記》. 中華書局, 1959.

網絡擴展解釋

“死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勢不兩立、無法和解的敵人,強調敵對關系的不可調和性。例如現代國際關系中,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常被稱為“死敵”。

二、詳細解釋

  1. 古義:殊死戰鬥

    • 源自《漢書·李陵傳》:“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敵”,此處“死敵”指拼死作戰的狀态。
    • 《東周列國志》中“決一死敵”亦為此義。
  2. 今義:極端對立

    • 現代多指立場完全敵對、矛盾不可調雙方,如曹禺《王昭君》中呼韓邪單于與郅支單于的關系。

三、反義詞與對比

四、典型用法

五、詞源發展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原指戰鬥狀态,後逐漸演變為描述敵對關系。現代語境中古義已較少使用,主要保留“極端對立”的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參考《漢書》《東周列國志》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鼇禁暴兇便函碧落黃泉不通皮騁說俦匹初露鋒芒淳壹辭訴聰哲耽憂倒卓櫈杌電目點穴彫飕都都磨磨拂曉傅爰乖人孤丁丁鬼附詭诓寒羊昏喪角動量焦躁不安決徒躴躿擂搥廉度戀恨犂犋酃渌亂首垢面麻煩彌事畞鐘腦幕牌牓盤壩丕酒強族峭秀清淑青鞵起總入民騷瑟篩羅屍官屎蜣螂瘦愞碎義趟将通套頑讒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