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督録的意思、督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督録的解釋

正式記錄;訊視記錄。《漢書·西域傳下·車師後國》:“而 康居 、 大月氏 、 安息 、 罽賓 、 烏弋 之屬,皆以絶遠不在數中,其來貢獻則相與報,不督録總領也。”《後漢書·西羌傳·東號子麻奴》:“遣侍禦史督録征西營兵,存恤死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督録(dū lù)是古漢語複合詞,現較少使用,需結合字源與典籍用例釋義:


一、核心釋義

  1. 監督記錄

    “督”指監察、督促,“録”通“錄”,意為記載、抄寫。合指對事務進行監督核查并書面記錄。

    :《後漢書·百官志》載刺史職責“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國,録囚徒”,其中“録”含督查、記錄之意。

  2. 審查案卷

    特指古代司法中對案件卷宗的審查複核。

    :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部》提及“督録”為複審案牍以察冤情。


二、字義分解


三、典籍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309頁):

    釋“督録”為“監督記錄”,引《後漢書》司法用例。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第312頁):

    注“録”通“錄”,釋義強調司法文書審查職能。

  3.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

    考“録”假借為記載義,佐證其與“督”的複合邏輯。


四、現代關聯

該詞屬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功能由“督查”“備案”“歸檔”等替代,但可見于研究文獻,如:

法制史學者考漢代“録囚”制度,實為“督録”之實踐(參見張晉藩《中國法制史》第五章)。


說明:因“督録”為生僻古語,可靠釋義需依權威辭書及典籍。現代文獻中偶見學術引用,日常使用已被近義詞取代。

網絡擴展解釋

“督録”一詞的含義在曆史文獻中存在不同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1. 監督管理的含義(來自):

    • 作為成語使用時,由“督”(監督)和“録”(管理)組成,指對下屬或事務進行監督和管理的行為,常見于形容職務職責或治理手段。
  2. 記錄與核查的含義(來自、):

    • 在《漢書》《後漢書》等古籍中,“督録”指正式記錄或訊視核查,例如記載軍事或外交事務的官方文書,如“遣侍禦史督録征西營兵,存恤死傷”。

注意:現代使用中,“督録”作為成語多取第一種含義,而在曆史文獻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阿避傲雪淩霜筆管樹碧眼胡倉庚操刀插話寸有所長抵法地契抖抖擻擻掇子飯庫反相酆城劍奉诏苟合枸橘歸功晧晧河隄壞事黃龍痛飲混蒙狐聽之聲傑語金石至交軍聲铿镪頓挫空架子寇叛列土封疆另開胪驩埋輪麻箋罵仗妙齡女郎暮冬辟佛平贓黔劇绮筵劬力驅擄三寸管申時社學四谛檀闆踏影蠱庭燎同感團茅退股維谷鄉合相者仙吏谿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