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退維谷”之省。進退兩難。谷,比喻困境。《詩·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毛 傳:“谷,窮也。”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卷二:“姬孤身維谷,難以收拾。”
“維谷”是成語“進退維谷”的縮略形式,表示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通常用于描述難以抉擇或處境尴尬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詞義核心
“維”在此處為語氣助詞,相當于“是”或“于”;“谷”指山谷,比喻困境。組合意為“處于困境中”,形容無論前進還是後退都面臨困難。
語境延伸
常用于形容決策時的兩難境地,例如:“公司資金短缺,裁員與減薪之間,管理層感到維谷。”
維
原意為連接、維系(如“維系”),但在成語中虛化為助詞,無實義。
谷
本義為兩山間的低窪地(如“峽谷”),引申為“絕境”。《詩經》毛傳注“谷,窮也”,即窮途末路。
最早出處
《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此句以“谷”比喻政治困局。
後世用例
清代冒襄《影梅庵憶語》用“姬孤身維谷”描述人物孤立無援的處境,延續了“困境”含義。
適用情境
例句參考
成語 | 含義 | 差異點 |
---|---|---|
進退維谷 | 強調雙向困境 | 側重客觀環境限制 |
左右為難 | 主觀難以抉擇 | 側重心理矛盾 |
騎虎難下 | 行動後無法中止 | 強調已陷入被動局面 |
“維谷”作為“進退維谷”的簡寫,以自然地理意象隱喻人生或事件的困局,兼具文學性與實用性。更多用例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漢典)、(愛問教育)等來源。
維谷是一個詞語,其意思是指對一種事物或者情境的維持、保持以及管理。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維持某種秩序或者平衡。
維谷的拆分部首為纟和谷,它們分别代表了“纟”(繩子的意思)和“谷”(坑窪的土地的意思),符號化表示維谷的意思就是通過繩子來填平坑窪的意思。
維谷一共有11個筆畫,其中纟部有3個筆畫,谷部有8個筆畫。
維谷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語大字典》。它是在對漢字的研究中發現的一個詞語。
在繁體字中,維谷被寫作維穀。
在古時候,維谷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文字學家的研究,可以得知維谷在古代書寫中可能被寫作緯谷。
以下是一些使用維谷的例句:
1. 他負責維谷公司内部的和諧與平衡。
2. 政府需要維谷社會秩序。
3. 我們必須維谷生态環境的穩定。
維谷可以與其他詞語結合,形成新的組合詞,例如:維谷秩序、維谷生态等等。
與維谷意義相近的詞語有:保持、維持、維護。
與維谷意義相反的詞語有:破壞、瓦解、崩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