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倉庚的意思、倉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倉庚的解釋

亦作“ 倉鶊 ”。黃莺的别名。《詩·豳風·東山》:“倉庚于飛,熠燿其羽。”《禽經》:“倉鶊,黧黃、黃鳥也。” 張華 注:“今謂之黃鸝,黃鶯是也。” 晉 陶潛 《答龐參軍》詩:“昔我雲别,倉庚載鳴。” 明 張煌言 《妒婦津》詩:“古雲粥倉庚,可以療此痼。” 清 王韬 《淞濱瑣話·白瓊仙》:“妾無妬意,不煩君調倉庚羹也。”古代傳說倉庚作羹可以療妒,故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倉庚"是中國古代文獻中對黃鹂鳥的雅稱,特指其鳴聲清亮悅耳、羽毛鮮黃的特征。以下是詳細釋義及權威文獻佐證:


一、核心釋義

  1. 鳥類學指代

    指黃鹂科鳥類,學名Oriolus chinensis。古注強調其外形特征:"黃曰皇,其色鮮明;鹂曰離,其鳴嘹亮"(《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名稱由來

    "倉庚"為拟聲詞,源自其鳴叫聲。漢代《說文解字》釋:"倉庚鳴,蠶始生",以鳥鳴标志物候變化。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影印本。


二、文學意象與文化象征

  1. 春季節令象征

    常見于先秦典籍,如《詩經·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記錄其鳴叫與農耕時序的關聯。

    來源:《毛詩正義》,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本。

  2. 婚姻吉祥意象

    《禮記·月令》載:"仲春之月,倉庚鳴……冠子嫁女",古人以其鳴叫為婚嫁吉時。

    來源:《禮記集解》,孫希旦,中華書局。


三、詞源演變


四、經典用例

  1. 《詩經·豳風·七月》

    "倉庚于飛,熠耀其羽",描繪鳥飛時羽毛閃耀之态。

  2. 南朝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喧鳥"即倉庚啼鳴意象。

  3. 杜甫《絕句》

    "兩個黃鹂鳴翠柳","黃鹂"為唐代對倉庚的俗稱。


文化意義倉庚既是物候标志,亦承載春意、生機、婚禧的文學符號,其定名與意象系統完整見于《詩經》《禮記》等核心典籍,印證漢語詞義的曆史延續性。

網絡擴展解釋

“倉庚”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黃莺的别名(主要含義)

  1. 基本釋義
    指黃莺(又稱黃鹂),是一種羽毛鮮豔、鳴聲悅耳的鳥類。該用法最早見于《詩經》,如“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2. 文獻出處

    • 《詩經·豳風·東山》:“倉庚于飛,熠燿其羽。”
    • 晉代陶淵明《答龐參軍》詩:“昔我雲别,倉庚載鳴。”
      這些詩句均以“倉庚”代指黃莺,形容其飛翔或鳴叫的場景。
  3. 文化典故
    古代傳說中,倉庚(黃莺)與“療妒”相關。如明代張煌言《妒婦津》提到“粥倉庚”可治妒忌,清代王韬作品中也有類似記載。


二、指高齡(較少見用法)

部分詞典(如、3)提到“倉庚”可形容人的年齡極大(耄耋之年),由“倉廪”(倉庫)和“庚申年”(幹支紀年)組合引申而來。例如:“莊子曰:‘已至倉庚之年,宜安享餘生。’”
但此用法在其他權威文獻中較少出現,可能與特定語境或誤用相關。


“倉庚”最常用作黃莺的别稱,源自《詩經》等古籍,兼具文學與民俗色彩;另一種高齡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若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漢典》或《滬江詞典》的詳細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百貨邦都八項注意菶萋奔鲸參人牀頭人春嬌出群才兒女腸分錯風花雪月浮寄高祖耕壟寡方廣漠古帝骨咄犀閨閣衡道糇食呼蒲賤骨子絜身精進不休倦客礦坑癞蛤蟆想吃天鵝肉藍天冷敷連襼祿澤冒名接腳盟盤秘曆靡靡之音彌日納缽蹑失齊較擎榜清幹瓊管七事家氣索敺騁三頭八臂聲芳省家四輕訟廳調瑟鐵範投齋寤合無精打彩相習成俗小厮撲息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