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倉鶊 ”。黃莺的别名。《詩·豳風·東山》:“倉庚于飛,熠燿其羽。”《禽經》:“倉鶊,黧黃、黃鳥也。” 張華 注:“今謂之黃鸝,黃鶯是也。” 晉 陶潛 《答龐參軍》詩:“昔我雲别,倉庚載鳴。” 明 張煌言 《妒婦津》詩:“古雲粥倉庚,可以療此痼。” 清 王韬 《淞濱瑣話·白瓊仙》:“妾無妬意,不煩君調倉庚羹也。”古代傳說倉庚作羹可以療妒,故雲。
“倉庚”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基本釋義
指黃莺(又稱黃鹂),是一種羽毛鮮豔、鳴聲悅耳的鳥類。該用法最早見于《詩經》,如“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文獻出處
文化典故
古代傳說中,倉庚(黃莺)與“療妒”相關。如明代張煌言《妒婦津》提到“粥倉庚”可治妒忌,清代王韬作品中也有類似記載。
部分詞典(如、3)提到“倉庚”可形容人的年齡極大(耄耋之年),由“倉廪”(倉庫)和“庚申年”(幹支紀年)組合引申而來。例如:“莊子曰:‘已至倉庚之年,宜安享餘生。’”
但此用法在其他權威文獻中較少出現,可能與特定語境或誤用相關。
“倉庚”最常用作黃莺的别稱,源自《詩經》等古籍,兼具文學與民俗色彩;另一種高齡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若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漢典》或《滬江詞典》的詳細解析。
《倉庚》(cāng gēng)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貨物儲備的時間。
拆分部首和筆畫:《倉庚》的部首是“宀”(mián),筆畫數是10。
來源:《倉庚》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中,具體見《周易·坤卦·彖》:“倉颉之事,包羞”。
繁體:《倉庚》的繁體字為「倉庚」。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中的《倉庚》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1. 在公司裡要合理安排倉庚,以确保生産的連續性。
2. 我們需要提前預留適當的倉庚,以應對突發情況。
組詞:倉儲、倉庫、庚子、庚寅等。
近義詞:存儲、儲備、儲存。
反義詞:消耗、消減、用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