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河隄的意思、河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河隄的解釋

見“ 河堤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河隄(亦作“河堤”)指人工修築的沿河擋水建築物,主要用于約束水流、防禦洪水泛濫、保護沿岸土地及居民安全。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字形與基本釋義

  1. 單字解析

    • 河:天然或人工水道(《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隄(堤):擋水的土石構築物(《漢語大字典》)。

      合稱指沿河流修建的防洪屏障(《辭海》第7版)。

  2. 核心功能

    通過攔截洪水、引導水流,防止河水溢出河道,保障農業、城鎮安全(水利部《堤防工程設計規範》)。


二、曆史與文化意義

  1. 古代治水标志

    中國早在春秋時期已有系統堤防,如黃河下遊堤壩(《史記·河渠書》)。

  2. 文學意象

    象征人與自然抗争,如白居易《河亭晴望》中“河堤柳新翠”,體現堤防與生态的關聯。


三、現代工程應用

  1. 結構類型

    按材料分土堤、石堤、混凝土堤;按功能分防洪堤、海塘等(《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2. 生态功能擴展

    現代堤防兼顧防洪與生态修複,如植草護坡、濕地恢複(水利部《生态堤防建設指南》)。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字形溯源:《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
  2. 功能定義:《水利水電工程術語标準》(GB/T 50095-2014)
  3. 曆史記載:《中國水利史稿》(武漢大學出版社)
  4. 工程技術:《堤防工程設計規範》(GB 50286-2013)

(注:為符合原則,上述引用來源均為國家級權威出版物或标準規範,鍊接因平台限制未展示,讀者可通過正規渠道查閱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河隄”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河隄”是“河堤”的異體寫法,指沿河道兩岸用土、石等材料修築的擋水構築物,主要用于防止河水溢出河床造成洪澇災害。

二、結構與功能

  1. 材質:多采用土、石等材料壘築,現代工程中也會結合混凝土等加固結構。
  2. 作用:
    • 防洪抗災:阻擋洪水侵襲兩岸居民區和農田;
    • 穩定河道:防止水流沖刷導緻河道改道;
    • 生态保護:部分河堤結合植被種植,起到水土保持作用。

三、曆史與文獻記載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溝洫志》:“河隄使者王延世使塞”,唐代宋之問《龍門應制》詩中亦有“河堤柳新翠”的描述,清代《老殘遊記》中則用“河堤”指代黃河沿岸的防洪設施。

四、現代應用 當代河堤建設需考慮經濟性與生态平衡,部分工程會結合景觀設計,形成濱河步道等公共空間。

注:因“河隄”為古代寫法,現代通用“河堤”,二者含義完全相同。如需具體工程案例或技術參數,建議查閱水利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柏寝保禳報怨毖重插頁稱羨垂缰次要存底兒吊書疊毀耳蔔負釣父事跟鬥蟲梗草谷坊亨通河源後閣诙語加餐剿竊驕侮亟疾苛察考貢曠蕩窟磊子攔禁樂遊兩王連四紙遼族擄奪毛戴黾黾孳孳女貌郎才偏邦诮薄期尅奇相阙典人面鬼心肉羹柔遠鎮迩軟擡聲壓飾裝守分倏地睡眼朦胧縮銀滔騰铤鑰通儒院頭人僞巧紊斁獻寶薪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