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迤的意思、靡迤的詳細解釋
靡迤的解釋
亦作“ 靡迆 ”。 1.綿長貌;連續不絕貌。 漢 張衡 《西京賦》:“高陵平原,據 渭 踞 涇 ,澶漫靡迤,作鎮于近。” 南朝 梁 劉孝标 《東陽金華山栖志》:“靡迤坡陀,下屬深渚。” 宋 蘇轍 《洛陽李氏園池詩記》:“岡巒靡迆,四顧可挹。”
(2).曲折行進貌。《文選·謝靈運<田南樹園激流植援>詩》:“靡迤趨下田,迢遞瞰高峰。” 張銑 注:“靡迤,細走貌。” 唐 陳子昂 《入峭峽安居溪伐木》詩:“靡迤隨波水,潺湲泝淺流。”
(3).喻指作風松弛、拖沓。 宋 蘇轍 《君術》:“夫是以至寬,而天下無頽惰靡迆之風;至險,而君臣無猜防逼迫之慮。”
詞語分解
- 靡的解釋 靡 í 浪費,奢侈:靡蕩。靡費。侈靡。 分散:靡散(消滅)。 古同“糜”,糜爛。 筆畫數:; 部首:非; 筆順編號:
- 迤的解釋 迤 ǐ 地勢斜着延長。 〔迤逦〕曲折連綿。 延伸,向:*********迤東(向東一帶)。 迤 í 〔逶迤〕見“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逶”。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靡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綿長連續
形容事物延綿不絕、連續不斷的狀态。例如《西京賦》中“澶漫靡迤”描述地勢的廣闊與連綿。
- 曲折行進
指路徑或水流蜿蜒前行的樣貌。如謝靈運詩句“靡迤趨下田”描繪水流曲折流向低處的情景。
- 作風松弛拖沓
比喻行為或風氣散漫、缺乏約束。蘇轍曾用此詞批評懈怠的風氣。
二、使用場景
- 文學描寫:多用于詩詞中表現自然景觀的延展性或動态的曲折性(如“岡巒靡迆,四顧可挹”)。
- 社會批評:引申為對散漫作風的形容,如“頹惰靡迆之風”。
- 日常表達:可描述事物雜亂無序或思維不連貫的狀态(需注意語境)。
三、注意事項
- 部分資料提及該詞出自《論語·述而》,但傳統文獻中未見此句,可能為誤引。
- 讀音為mí yǐ,注意與“逶迤”等近義詞區分(後者側重彎曲而非延綿)。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古代漢語詞典》或《文選》相關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靡迤
靡迤(mí yí)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種意思和用法。下面将分别介紹靡迤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靡迤由兩個部首構成,左部是靡字的部首革,右部是迤字的部首辶,共計16個筆畫。
來源
靡迤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其本義為“束縛”。後來引申為男裝束束帶。現代意義為庸俗或不端正之意。
繁體
在繁體字中,靡迤的字形保持不變,仍然為「靡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靡迤的字形稍有變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靡的字形為「彌」,迤的字形為「迆」。
例句
以下是幾個例句,用來說明靡迤的用法:
- 他的品行靡迤,舉止不雅。
- 靡迤的行為會給他帶來許多麻煩。
- 在文化領域中,靡迤的現象時有發生。
組詞
與靡迤相關的組詞有:
- 靡麗:華麗而不真實。
- 失敗:指沒有成功。
- 靡費:浪費不必要的時間、精力和資源。
近義詞
與靡迤近義的詞語有:
- 低俗:形容品味庸俗、不高雅。
- 庸俗:形容人的言行态度不高尚,缺乏内涵。
- 下流:指言語、行為猥亵、不堪。
反義詞
與靡迤反義的詞語有:
- 端莊:形容舉止謙和端莊,氣質文雅。
- 高雅:指風格、品味優雅、高尚。
- 正統:指符合規範、傳統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