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帝王、王後祭祀時,以香酒灌地、以腥熟之食獻神的禮儀。亦泛指祼禮。《周禮·天官·内宰》:“大祭祀,後祼獻則瓚,瑤爵亦如之。” 鄭玄 注:“謂祭宗廟。王既祼而出迎牲,後乃從後祼也……獻,謂王薦腥薦孰,後亦從後獻也。” 孫诒讓 正義:“凡祼亦通謂之獻。故《祭統》以祼為獻之屬。《内宰》亦雲祼獻是也……此經於饗不雲祼者,亦以祼獻通言不别也。”《書·洛诰》“王入太室祼” 唐 孔穎達 疏:“清廟,神之所在。故王入太室祼獻鬯酒以告神也。” 北周 庾信 《周祀宗廟歌·皇夏》:“禮殫祼獻,樂極休成。” 倪璠 注:“禮殫祼獻者,謂祼獻之禮已畢也。”
祼獻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祭祀禮儀中的核心環節。該詞由“祼”與“獻”兩個儀式組成,以下從詞義、文化背景及文獻依據三方面進行解釋:
一、“祼”的釋義
“祼”讀作guàn,指古代祭祀時以香酒澆地以降神的儀式。《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肆獻祼享先王”,鄭玄注:“祼之言灌,灌以郁鬯,謂始獻屍求神時也”。此儀式通過傾倒郁金香草浸泡的酒,象征與神明溝通,是祭祀的初始環節。
二、“獻”的釋義
“獻”指進獻祭品的儀式,包括牲肉、五谷等物質供奉。《禮記·郊特牲》提到“腥肆、爓腍、祭,豈知神之所飨也”,孔穎達疏稱“獻謂朝踐饋獻時”。此環節通過實物供奉表達對神靈的敬畏與祈求。
三、“祼獻”的整體含義
作為合成詞,“祼獻”特指周代祭祀中“祼禮”與“獻禮”的完整流程。《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古代酌酒灌地以降神和進獻祭品兩種儀式的合稱”。根據《儀禮·士虞禮》記載的祭祀程式,祼獻儀式需依特定次序完成“始祼—朝獻—再祼—饋獻”的流程,體現了中國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倫理觀念。
文獻參考
《周禮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漢語大詞典》第7冊,商務印書館
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中華書局
“祼獻”是古代祭祀禮儀中的重要環節,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器具(如“觯”)或祭祀流程,可參考古籍《周禮》等文獻。
爆響唱叫揚疾茶葉敕額笞诟杵土翠衿點竄調益遞殺東讨西征掇拾章句費糜風檐寸晷佛婆敷與膏沐龜書雇傭華骝降辱匠意羁雌揭雞肆赦積候勁道酒樂空性蘭閨樂冰遼天華表令王臨難不顧吝選爐情名姝摸象惱人颞顬缥醪淺耕牽紅祈報青草晴綸染筆日傭山道年盛名難副識才尊賢首陁署榜塔婆騰湊天主堂畏逼未央宮歍歑勿論效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