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民,百姓。《周書·文帝紀上》:“其州鎮郡縣,率土人黎,或州鄉冠冕,或勳庸世濟,并宜捨逆歸順,立效軍門。”
“人黎”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漢語詞彙,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釋。
《人黎》是一詞,通常用來形容或指稱某個族群或民族。它可以指代華人(人黎)、中華民族(人黎)以及其他與中華文化相關的群體或民族。
《人黎》的拆分部首是人字旁。它由4個筆畫構成,其中3個筆畫位于左側人字旁,第四個筆畫位于上方。
《人黎》這個詞的源自于漢字。在繁體中,它的寫法是「人黎」,與簡體寫法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人黎》這個詞的古代漢字寫法是「亻厼」。在這個寫法中,亻代表人旁,厼是古代用來表示音義的象形符號。
1. 名人黎集這裡,為這個地區增添了無數的魅力。
2. 他們奮鬥不息,代代相傳,一直為我們人黎的曆史流傳下來。
1. 人民(ren min)
2. 人類(ren lei)
3. 黎明(li ming)
4. 黎族(li zu)
5. 民族(min zu)
1. 中國人(************共和國的公民)
2. 華人(指華文化圈的人士)
3. 中華民族(包括漢族及其他56個少數民族)
1. 外國人(非中國國籍的人士)
2. 非洲人(來自非洲的人)
3. 白種人(白人種族的人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