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持幹戈的意思、倒持幹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持幹戈的解釋

猶言倒持泰阿。幹、戈,皆兵器。《後漢書·何進傳》:“大兵聚會,彊者為雄,所謂倒持幹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為亂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倒持幹戈”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本義與字面解釋

“倒持”指倒過來拿着,“幹戈”是古代兵器的統稱(“幹”為盾牌,“戈”為長柄橫刃的戟)。字面意為倒拿着武器,将本應握在手中的利刃一端朝向自己,而将手柄一端遞給他人。

二、引申義與核心寓意

比喻将權柄或優勢拱手讓人,反受其害。強調因處置不當,使原本用于自衛或制敵的工具反而危及自身,暗含行事愚蠢、授人以柄之意。

典出《漢書·梅福傳》:“倒持泰阿,授楚其柄。”其中“泰阿”為寶劍名,後演變為“倒持幹戈”,寓意相通。

三、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批評策略失誤、自毀長城的行為,常見于政論、史評或警示性文本。例如:

“輕信對手而洩露機密,無異于倒持幹戈,自取滅亡。”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收錄該詞條,釋義強調“比喻輕率授人權柄,自招禍害”。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引《後漢書·何進傳》例證:“所謂倒持幹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

五、近義與反義

此解釋綜合權威辭書釋義及經典用例,确保内容準确性與學術性。

網絡擴展解釋

“倒持幹戈”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手持武器的刃部,将柄部朝向他人,比喻将權柄交給他人,反使自己受害。該成語與“倒持泰阿”同義,均強調因處置不當而招緻危險。

  2. 出處與典故

    • 最早見于《後漢書·何進傳》:“大兵聚會,強者為雄,所謂倒持幹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隻為亂階。”
    • 《三國演義》第二回也引用此語,進一步說明其應用場景。
  3. 結構與字義

    • “幹”指盾牌,“戈”為長柄兵器,兩者均為古代常用武器。成語通過“倒持”這一動作,形象化地表達權力或資源分配的錯誤。
  4. 用法與近義詞

    • 多作貶義,用于批評處事不當、授人權柄的行為。
    • 近義詞包括“倒持泰阿”“授人以柄”等。
  5. 讀音注意
    部分資料标注為“dǎo chí gān gē”,也有注音為“dào chí gān gē”,實際使用中兩種讀音均存在,但更常見的是前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後漢書》《三國演義》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按選爆烈貶所逼削倉狗塵動趁浪逐波穿城牀母穿文鑿句純潔耽耽逐逐丹麥低趄頓擗堕樓多肉植物坊廂風情月意甫竁孚信宮蓮關崄詭谀骸筋互譌郊迎家孫傑起戟級驚懾謹徒看守所昆夷嶺嶙理曲流類論命啰哩馬輿愍冊秘書丞黏黍炮烙橋箭累弦竊桃兒撒放三命散絲閃點盛衰十二旒師幹帑金騰籍特書遐路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