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門無雜賓 ”。
“門無雜客”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mén wú zá kè,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内容解析:
核心含義
指家中沒有閑雜或不合適的客人來訪,形容主人交友謹慎,注重往來者的品行或身份。與“門無雜賓”同義。
出處
源自《宋書·袁粲傳》:“居負南郭,時杖策獨遊,素寡往來,門無雜客。”。
用法
通常作賓語或補語,用于書面語境。例如:“他素來嚴謹,家中門無雜客。”
部分資料(如)提到“形容家境貧寒”,此解釋與主流權威來源不符,建議以《宋書》等經典文獻及高權威詞典釋義為準。
《門無雜客》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門口沒有外來的人。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地方非常冷清,沒有來訪的客人。
《門無雜客》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門”和“客”,其中“門”的拆分部首是“門”自身,它的總筆畫數是3。
而“客”的拆分部首是“宀”(寶蓋頭)和“人”,其中“宀”的總筆畫數是3,而“人”的總筆畫數是2。所以,“客”的總筆畫數是5。
《門無雜客》一詞最早出自中國古代文學名著《紅樓夢》,是作者曹雪芹描述賈府安靜恬淡的生活氛圍的一個描寫。
《門無雜客》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門無雜客」。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可以将《門無雜客》類似地寫作「門無雜客」,這是以繁體字為基礎的寫法。
1. 這個小鎮非常冷清,門前常年都是《門無雜客》的景象。
2. 老人住在山上,門前《門無雜客》,平日裡非常甯靜。
1. 孤寂門庭
2. 門庭若市
3. 人山人海
4. 鱗次栉比
5. 難得一客
1. 門可罵不可辱
2. 門可羞辱不可内侮
3. 門如虎口
4. 門第清高
5. 門外漢
1. 門庭若市
2. 門庭冷落
3. 水磨工夫進門
4. 自來熟
5. 客流如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