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草的意思、書草的詳細解釋
書草的解釋
文稿。《南史·任昉傳》:“﹝ 任昉 ﹞每制書草, 沉約 輒求同署。”
詞語分解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 草的解釋 草 ǎ 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幹柔軟的植物的統稱;廣義指莖幹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
網絡擴展解釋
“書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解釋:
1.基本含義
- 文稿、草稿:指未正式定稿的文字内容,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南史·任昉傳》記載:“每制書草,沉約輒求同署”,意為任昉每次起草文稿,沈約都會請求共同署名。
2.延伸用法
- 法律或公文草案:如“修改意見書草案”。
- 書法術語:部分資料提到“書草”可指書法中的筆墨工具(如毛筆、墨汁),或形容文章内容優美,但此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3.相關示例
- 唐代李白詩句“吓蠻書草見天才”中,“書草”指代文采斐然的草拟文本。
- 在書法領域,“行書、草書取法‘二王’”等描述,雖未直接關聯“書草”一詞,但體現了“草”作為書法風格的獨立含義。
4.讀音與結構
- 拼音:shū cǎo,其中“草”可指草稿或草本植物,此處側重“未完成稿”的釋義。
“書草”主要用于指代文稿或草稿,尤其強調文本的未完成狀态。需注意語境差異,避免與“草書”(書法字體)混淆。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南史》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書草》的意思
《書草》是一個成語,形容寫得潦草、難以辨認的字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是“巾”和“艹”,拆分的筆畫數分别為3和3。
來源
《書草》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李白的《書懷》詩中,形容自己的字寫得非常潦草。
繁體
《書草》(shū cǎo)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書寫字體的形态會有所不同。根據曆史記載,書寫字體可以分為篆、隸、楷、草四種。《書草》中的“草”字,指的是草書,即以流暢、潦草的筆畫形式書寫的字體。
例句
他寫字像畫畫一樣,字迹潦草不堪,簡直就是一幅《書草》。
組詞
書法、草書、書法家、潦草、字迹
近義詞
潦草、潦倒、欠工整
反義詞
工整、規範、清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