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方〉
(2) [narrow one's eyes]∶眯縫
他一直眯糊着眼,坐着
(3) [have a nap]∶稍微睡一會兒,時間不長
中午眯糊一小覺兒
瞌睡。《花城》1981年第5期:“你怎麼不困了, 張源 ?撥開窗簾看什麼呢?把眼睛瞪那麼大!大概是你來的路上眯糊夠了。”
“眯糊”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眯縫眼睛
指眼睛微閉或半睜的狀态,常用來形容人放松、困倦時的神情。例如:“他一直眯糊着眼,坐着”。這種用法強調眼部動作的輕微閉合,可能帶有慵懶或專注的語境。
短暫小睡
表示短時間的睡眠,通常指非正式的休息。例如:“中午眯糊一小覺兒”,或“趴在方向盤上眯糊”。這類用法常見于口語,描述碎片化的休息場景。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方言背景,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眯糊》是一個多音多義詞,主要有以下幾個意思:
1. 眯眼看不清楚,模糊不清的意思。
2. 形容人睡眠不足或狀态不佳,精神不飽滿的樣子。
3. 形容思維不清晰,頭腦遲鈍的狀态。
《眯糊》的拆分部首是「目」和「米」,分别代表眼睛和米谷。它的總筆畫數為18畫。
《眯糊》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但一般認為它是受方言影響而形成的。在繁體字中,「眯糊」的寫法為「眯企」。
在古時候,「眯糊」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古代漢字中「糊」的寫法是「好」加上「糸」。而「眯」的寫法通常是由「目」和其他表示形狀的部首組合而成。
1. 今天有點困,我看書的時候都有點眯糊。
2. 他昨晚熬夜了,今天上課的時候一直眯糊着眼睛。
3. 因為孩子生病了,媽媽整夜未眠,今天一整天都感覺很眯糊。
眯瞇、糊塗、迷眼、迷糊、半眯、瞌睡、神智不清等
模糊、困倦、迷糊、糊塗、不清醒
清醒、醒目、敏銳、清晰、精神煥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