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ear and tear]∶消磨而損耗
(2) [wear down]∶逐漸減少
(1).消減;傷損。 漢 王充 《論衡·率性》:“猛氣消損,驕節屈折。” 宋 李綱 《次韻東坡四時詩》:“莫把春愁自消損,且唱樽前金縷衣。” 清 龔自珍 《齊天樂》詞:“ 維摩 消損,有如願天花、泥人出定。”
(2).消磨;磨損。 三國 魏 曹植 《自試表》:“今臣文不昭於俎豆,武不習於幹戈,而竊位藩王,屍祿東夏,消損天日,無益聖朝。”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今 夏水 漂蕩,歲月消損,高處可二三尺,下處磨滅殆盡。”
“消損”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xiāo sǔn,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完整文獻出處,可參考相關詞典工具(如查字典、漢語大詞典等)。
消損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消”和“損”兩個字組成。
“消”字的部首是“⺡”(水部),由6畫組成。
“損”字的部首是“⺧”(手部),由10畫組成。
“消損”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在古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首次出現。在繁體字中,消損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消損的“消”字還有一種寫法,即将“⺡”(水部)改為“⺶”(犬部),表示澤水。而“損”字則為當時的标準寫法。
1. 他的疏忽大意導緻了公司的利潤消損。
2. 不要因為小問題而消損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3. 這場造成巨大損失的火災還沒有查明起因和損失程度。
消耗、消除、損害、損失、損毀。
損害、耗損、磨損、虧損。
增益、收獲、利潤、盈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