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害義的意思、害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害義的解釋

損害正道、正理。《孔子家語·好生》:“小辯害義,小言破道。”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六:“ 班固 才識不逮 司馬遷 遠甚,於《高祖紀》見之《史記》第雲: 高祖 姓 劉 氏,母媪。蓋 司馬 漢 臣,不敢斥其君名。 班固 為《漢書》,盡用 司馬遷 舊文,卻雲: 高祖 諱 邦 ,字 季 。意謂補其遺缺,不知害義。” 明 劉基 《春秋明經·考仲子之宮築王姬之館于外》:“天王嫁女於 齊 ,而使 魯 為之主,害義甚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害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損害正道或正理,通常用于描述違背道德準則或正義原則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害:本義為傷害、損害(),引申為惡意、有害;
    • 義:指道義、正義、正理。
      組合後,“害義”即指通過言行破壞道德規範或損害公理,例如《孔子家語·好生》中提到“小辯害義,小言破道”,強調瑣碎争辯會損害大義()。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批評不道德行為,如故意傷害他人利益、違背倫理準則等;
    • 也可指言論或行為偏離正道,例如宋代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評價史書編纂時提到“害義”問題()。
  3. 延伸理解
    部分現代解釋将其引申為“言行惡心、惡意”(),但這一用法更偏向口語化,需結合語境判斷。

“害義”強調對道德準則的破壞,既有曆史文獻中的抽象概念(如損害正道),也可用于具體行為批評。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孔子家語》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害義的意思及來源

《害義》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對人們的生命、財産或利益造成傷害或危害。這個詞由宀和外部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害義》的部首是宀,它位于字的上方,表示與房屋或家庭有關的意思。而《害義》的筆畫數是5畫,包括左邊的兩畫和右邊的三畫。

繁體字

繁體字的“害”字與簡體字一樣,拆解的部首和筆畫也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有時會有一些差别。在古代,害字的寫法沒有現代那樣簡單,而是更加複雜。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害字的寫法是類似于“宀尾”或“宀幕”的形狀。

例句

1. 他的不負責任的行為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害。
2. 酒駕害苦了無辜的人們。
3. 這場洪水給村莊帶來了巨大的害。

組詞

造成害、自害、危害、殃害、害處、大害、殺害、傷害、害怕

近義詞

禍害、危險、損害、傷害、毒害

反義詞

保護、利益、救助、和諧、庇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