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方〉
(2) [narrow one's eyes]∶眯缝
他一直眯糊着眼,坐着
(3) [have a nap]∶稍微睡一会儿,时间不长
中午眯糊一小觉儿
瞌睡。《花城》1981年第5期:“你怎么不困了, 张源 ?拨开窗帘看什么呢?把眼睛瞪那么大!大概是你来的路上眯糊够了。”
“眯糊”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眯缝眼睛
指眼睛微闭或半睁的状态,常用来形容人放松、困倦时的神情。例如:“他一直眯糊着眼,坐着”。这种用法强调眼部动作的轻微闭合,可能带有慵懒或专注的语境。
短暂小睡
表示短时间的睡眠,通常指非正式的休息。例如:“中午眯糊一小觉儿”,或“趴在方向盘上眯糊”。这类用法常见于口语,描述碎片化的休息场景。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方言背景,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眯糊》是一个多音多义词,主要有以下几个意思:
1. 眯眼看不清楚,模糊不清的意思。
2. 形容人睡眠不足或状态不佳,精神不饱满的样子。
3. 形容思维不清晰,头脑迟钝的状态。
《眯糊》的拆分部首是「目」和「米」,分别代表眼睛和米谷。它的总笔画数为18画。
《眯糊》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模糊,但一般认为它是受方言影响而形成的。在繁体字中,「眯糊」的写法为「眯企」。
在古时候,「眯糊」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古代汉字中「糊」的写法是「好」加上「糸」。而「眯」的写法通常是由「目」和其他表示形状的部首组合而成。
1. 今天有点困,我看书的时候都有点眯糊。
2. 他昨晚熬夜了,今天上课的时候一直眯糊着眼睛。
3. 因为孩子生病了,妈妈整夜未眠,今天一整天都感觉很眯糊。
眯瞇、糊涂、迷眼、迷糊、半眯、瞌睡、神智不清等
模糊、困倦、迷糊、糊涂、不清醒
清醒、醒目、敏锐、清晰、精神焕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