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虎的意思、蹈虎的詳細解釋
蹈虎的解釋
猶言冒犯虎威。語本《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清 李漁 《玉搔頭·止兵》:“批鱗不怒,反加錫命之榮;蹈虎無虞,復遂請纓之願。”
詞語分解
- 蹈的解釋 蹈 ǎ 踐踏,踩:蹈襲(走别人走過的老路,沿用前人舊例)。蹈節(信守節操)。蹈海(跳到海裡 * )。赴湯蹈火。循規蹈矩。 跳動:舞蹈。手舞足蹈。 筆畫數:; 部首:足; 筆順編號:
- 虎的解釋 虎 ǔ 哺乳動物,毛黃褐色,有黑色條紋,性兇猛,力大。骨和血及内髒均可入藥(通稱“老虎”):虎口(.喻危險境地;.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險境地)。虎符(古代調兵的憑證,用銅鑄成虎形,分
網絡擴展解釋
“蹈虎”是一個漢語成語,發音為dǎo hǔ,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一定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1.基本含義
- 核心解釋:主要包含兩種理解:
- 冒犯虎威:原指處于危險境地,如踩到虎尾般令人憂懼。出自《尚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 勇敢面對危險:現代引申為不畏艱險、直面挑戰的勇氣。
2.出處與演變
- 古籍來源:最早見于《尚書》,以“蹈虎尾”比喻身處險境,需謹慎行事。
- 後世用例:清代李漁在《玉搔頭·止兵》中曾用“蹈虎無虞”描述化險為夷的情景,延續了原意中的危機感。
3.用法與辨析
- 傳統用法:多用于形容因冒犯權威或觸犯禁忌而陷入危險。
- 現代擴展:部分語境下被賦予積極含義,強調迎難而上的精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語義。
4.常見搭配
- 古籍例句:“批鱗不怒,反加錫命之榮;蹈虎無虞,復遂請纓之願。”(《玉搔頭·止兵》)
- 現代造句:可比喻“面對挑戰如蹈虎般果敢”,但需注意語義的古今差異。
“蹈虎”一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在引用古籍或傳統文學時,通常強調風險與憂懼;現代使用中也可能表達積極抗争的态度。建議參考《尚書》原文及權威詞典(如漢典)以深入掌握其演變脈絡。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蹈虎》這個詞的意思是勇敢直面困難、挑戰強敵。它的拆分部首是足和虍,筆畫數為17。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國文化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躥虎」。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相似的意思。例如,古代的「躥虎」可能寫作「蹿虎」。一個例句可以是:他毫不畏懼地蹈虎而入。
與「蹈虎」相關的組詞可以包括「勇往直前」、「不避艱險」等。近義詞可以是「勇敢」、「無畏」,而反義詞可能是「畏懼」、「膽怯」等。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