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ins of one or two jiao denominations] 舊時指一角、二角的硬币或紙币
“毛錢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毛錢兒”指舊時流通的一角或二角面值的硬币或紙币。這裡的“毛”是民間對“角”的俗稱(如“一毛錢”即“一角錢”),而“兒”為兒化音,常見于口語化表達。
隨着貨币體系演變,“毛錢兒”一詞已逐漸淡出日常使用。如今“角”作為官方單位仍存在(如人民币1元=10角),但口語中更多直接使用“角”或“塊”“元”來表述金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貨币樣式或方言差異,可參考語言學或經濟史相關文獻。
《毛錢兒》是中國方言中的俚語,多用于北京話,意指指零錢或是少量的金錢。
《毛錢兒》的部首是“毛”,拆分後可以得到恭,表示人,和毛,表示發絲。它的總筆畫數為15。
《毛錢兒》一詞的來源較為簡單,是人們在口語中對于零錢的一種戲谑形容。以前人們很少面對小額零錢的問題,所以《毛錢兒》這個俚語廣泛流傳于古老胡同裡。
《毛錢兒》的繁體字為「毛錢兒」。
根據古代漢字演變規律,《毛錢兒》這個詞的古時候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古代文獻中并沒有明确的記載。可以根據當時的文化背景和口語流行程度來推測其古代寫法。
1. 我隻有幾個《毛錢兒》,不夠支付這個車票。
2. 麻煩你找零給我一些《毛錢兒》。
1. 零錢
2. 小錢
3. 銅闆
4. 硬币
5. 錢币
1. 零錢
2. 泥垠
3. 圓子
4. 銅闆
《毛錢兒》作為俚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和大額、紙币等詞語進行對比,以強調小額零錢的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