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舍的意思、頓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舍的解釋

(1).停留止息。《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荊 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 李信 軍。”《漢書·李廣傳》:“而 廣 行無部曲行陳,就善水草頓舍,人人自便。” 顔師古 注:“頓,止也。舍,息也。”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六:“戎主吹角為號,衆即頓舍,環繞穹廬,以近及遠。”《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二年》“詔諸軍就頓” 元 胡三省 注:“頓者,軍行頓舍之地。”

(2).宿舍,住所。《陳書·宣帝紀》:“臺遣鎮監一人,共刺史、津主分明檢押,給地賦田,各立頓舍。”《宋史·真宗紀一》:“乙未詔:幸 河北 ,所次頓舍給用,毋泛及州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頓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其含義根據上下文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1. 住所;臨時安頓歇息的地方(名詞)

    • 核心釋義: 指臨時停留、住宿的處所,尤其指行軍途中或旅途中的歇腳點。
    • 來源依據: 此義項主要見于古代典籍。
      • 《墨子·非攻中》:“百姓饑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喪師多不可勝數,喪師盡不可勝計,則是鬼神之喪其主後,亦不可勝數。與其居處之不安,食飯之不時,饑飽之不節,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勝數;喪師多不可勝數,喪師盡不可勝計,則是鬼神之喪其主後,亦不可勝數。此皆頓舍之所生也。”這裡“頓舍”指軍隊駐紮的營舍。
      • 《漢書·李廣傳》:“而廣行無部曲行陳,就善水草頓舍,人人自便。”指李廣行軍時選擇水草好的地方駐紮休息。
      • 《後漢書·窦融傳》:“融于是日往守萌,辭讓钜鹿,圖出河西。萌為言更始曰:‘……今一旦頓舍其衆,非所以安之也。’”這裡指抛棄、離開其部衆(但此例更偏向動詞義,見下條)。
  2. 舍棄;抛棄;停止(動詞)

    • 核心釋義: 指放棄、丢下、不再進行。
    • 來源依據: 此義項同樣源于古代用法。
      • 如上文《後漢書·窦融傳》例句中,“頓舍其衆”也可理解為“抛棄其部衆”。
      • 此義項可視為“頓”(停止、舍棄)和“舍”(舍棄、放下)兩個動詞性語素的同義複用。在古漢語中,常有此類同義複詞現象。

“頓舍”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理解:

其權威釋義主要記錄于大型曆史性語文辭書(如《漢語大詞典》)和古代文獻中。

網絡擴展解釋

“頓舍”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其解釋和出處綜合如下:

1.停留止息

指行軍或旅途中暫時停留休息。這一含義在古代文獻中常見,例如:

2.宿舍、住所

指臨時或固定的居住場所,多用于官方或軍事場景: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漢書》等原始文獻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八行柏子高辯嘗鼈甲車筆歌墨舞比及比較文學柄欛睬理長惡不悛逞私雛尾大畹跌大耳目官烽燧紛紅駭綠高車孤帆龜辯歸總咳嬰含哀行竈好事多悭潔本九回就令積猥看財童子可惜狂懷糧餽聯吟淩劫録取路輿蒙籠面團密人嫩紅霓裳羽衣曲氣略青狂容栉三言訛虎山丁子失民時藝束誡淑姿司存塘埭湯頭歌訣握靈蛇之珠無疆之休五閑骁傑協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