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ins of one or two jiao denominations] 旧时指一角、二角的硬币或纸币
“毛钱儿”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毛钱儿”指旧时流通的一角或二角面值的硬币或纸币。这里的“毛”是民间对“角”的俗称(如“一毛钱”即“一角钱”),而“儿”为儿化音,常见于口语化表达。
随着货币体系演变,“毛钱儿”一词已逐渐淡出日常使用。如今“角”作为官方单位仍存在(如人民币1元=10角),但口语中更多直接使用“角”或“块”“元”来表述金额。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货币样式或方言差异,可参考语言学或经济史相关文献。
《毛钱儿》是中国方言中的俚语,多用于北京话,意指指零钱或是少量的金钱。
《毛钱儿》的部首是“毛”,拆分后可以得到恭,表示人,和毛,表示发丝。它的总笔画数为15。
《毛钱儿》一词的来源较为简单,是人们在口语中对于零钱的一种戏谑形容。以前人们很少面对小额零钱的问题,所以《毛钱儿》这个俚语广泛流传于古老胡同里。
《毛钱儿》的繁体字为「毛錢兒」。
根据古代汉字演变规律,《毛钱儿》这个词的古时候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古代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可以根据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口语流行程度来推测其古代写法。
1. 我只有几个《毛钱儿》,不够支付这个车票。
2. 麻烦你找零给我一些《毛钱儿》。
1. 零钱
2. 小钱
3. 铜板
4. 硬币
5. 钱币
1. 零钱
2. 泥垠
3. 圆子
4. 铜板
《毛钱儿》作为俚语,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和大额、纸币等词语进行对比,以强调小额零钱的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