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細大不捐。 宋 曾鞏 《祭亡妻晁氏文》:“我扶我翼,共處窮羇,鋤荒補漏,細大無遺。”
“細大無遺”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指大小事物都不遺漏,形容做事全面、兼收并蓄,或對細節與整體均重視。其核心含義與“細大不捐”相近,強調“無論大小,皆不抛棄”。
出自北宋文學家曾鞏的《祭亡妻晁氏文》:“我扶我翼,共處窮羁,鋤荒補漏,細大無遺。”
(文中借夫妻共度困境的經曆,比喻對生活瑣事與重大事務的周全處理。)
適用于描述工作、學習或生活中對細節與全局的全面把控,例如:
項目管理需細大無遺,方能避免疏漏。
如需更詳細的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中曾鞏的原文及曆代注釋。
“細大無遺”是一個成語,形容做事情非常仔細周詳,沒有遺漏任何細節。這個成語是由“細”、“大”和“無遺”三個詞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細”字的部首是 “纟”,筆畫數為6畫。
“大”字的部首是 “大”,筆畫數為3畫。
“遺”字的部首是 “辶”,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易經·系辭傳》中,意思是要将缺陷和錯誤完全消除,把事情處理得無可挑剔,以達到完美無遺。後來經過演變成為了描述做事情極其認真,注重細節的意思。
繁體:
繁體字“細大無遺”與簡體字寫法相同,隻是其筆畫形狀略有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但是在這個成語中,字的構造并沒有發生很大的改變。所以,與現代漢字的寫法相比,古代寫法相對更繁瑣一些。
例句:
他在工作中一絲不苟,對每個細節都十分重視,做事總是細大無遺。
相關詞彙:
組詞:細緻入微、周密細緻、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近義詞:一絲不苟、缜密細緻、詳盡無遺。
反義詞:草率從事、馬馬虎虎、粗心大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