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對占卦的敬稱。《文選·揚雄<劇秦美新>》:“神卦靈兆,古文畢發。” 李善 注:“蓍曰卦,龜曰兆,神、靈,尊之也。” 李周翰 注:“神卦靈兆,蔔筮也。”
(2).吉祥的先兆。 唐 王勃 《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肸蠁靈兆,邱墟梵迹。” 唐 權德輿 《大行皇太後挽歌詞》之三:“青烏靈兆久,白燕瑞書頻。” 明 田藝蘅 《留青日劄·晏公廟》:“信乎帝王之興,天與人歸,自有靈兆也。”
“靈兆”是一個具有古典色彩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主要方面解釋:
對占卦的敬稱
指通過占卜(如蓍草、龜甲等)獲得的預示信息,常用于古代文獻中表達對占卜結果的尊稱。例如《文選·揚雄<劇秦美新>》提到“神卦靈兆,古文畢發”,李善注“蓍曰卦,龜曰兆,神、靈,尊之也”()。
吉祥的先兆
指預示吉兇的神秘征兆,常與重大事件或自然現象相關聯。例如唐代王勃在《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中寫道“肸蠁靈兆,邱墟梵迹”,描述寺廟興建前的祥瑞之兆()。
建議參考權威古籍或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獲取更詳盡的文獻用例。
靈兆是指人們認為預示未來的神秘現象或迹象。它可以是一種出現在人們周圍的奇特事件、異常天象、特殊動物行為、夢境等等。人們通過解讀這些靈兆來預測和理解自己的命運。
靈兆的拆分部首是火旁的“示”字旁,表示和神秘現象相關。它的總筆畫數是16畫。
靈兆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字中,其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動。古人認為,靈兆是神明傳遞給人類的信息和警示,用以指導人們的生活和行為。
靈兆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靈兆」。
在古代漢字中,靈兆的寫法會略有不同。例如,在篆書中,靈字的寫法是「靈」,兆字的寫法是「兆」。
1. 突如其來的雷電,被認為是神靈對人類的一種靈兆。
2. 昨晚我夢見了一隻白色的狼,這可能是某種靈兆,我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1. 靈兆神秘
2. 靈兆預測
3. 靈兆信仰
1. 預兆
2. 示警
3. 征兆
1. 平靜
2. 尋常
3. 無災無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