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慢道的意思、慢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慢道的解釋

(1).放縱無道。《南齊書·東昏侯紀贊》:“ 東昏 慢道,匹 癸 方 辛 。乃隳典則,乃棄彜倫,玩習兵火,終用焚身。”

(2). 宋 代稱斜坡道為慢道。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七:“﹝ 邵青 等﹞掠鄉民三千餘人,沿江採薪疊慢道。”《考古》1961年第11期:“斜坡道, 宋 代稱為慢道。”

(3).莫說。意謂這事情不在話下。《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要論父親的品行學業,慢道中一個進士,就便進那座翰林院,坐那間内閣大堂,也不是甚麼難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慢道”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而有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主要含義

  1. 放縱無道
    指行為放縱、違背道德或法度。這一釋義源自古代文獻,如《南齊書·東昏侯紀贊》提到“東昏慢道,匹癸方辛”,批評東昏侯的荒誕行徑。

  2. 宋代的斜坡道
    宋代稱用于通行或工程的斜坡道路為“慢道”,類似今天的“馬道”。例如《雲麓漫鈔》記載“沿江采薪疊慢道”,描述用木材鋪設斜坡通道的工程做法。

  3. 莫說(表強調語氣)
    用于否定前文或強調後續内容,意為“别說”“不要說”。如《兒女英雄傳》中:“慢道中一個進士,便進翰林院也不難”,表達對能力的肯定。


二、其他用法


三、例句參考

  1. 放縱無道:“東昏慢道,終用焚身”(《南齊書》)。
  2. 斜坡道:“疊慢道以通城牆”(《雲麓漫鈔》)。
  3. 莫說:“慢道群衆有意見,連我們也不滿意”(口語化表達)。

“慢道”的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主要包含曆史行為批評、工程術語及語氣詞三種用法,需注意與現代口語中的潛在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慢道

慢道一詞由“慢”和“道”兩個字組成,意思是緩慢的方式或方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慢”字的部首是心字底部的“忄”,共有8個筆畫。

“道”字的部首是辶字旁的“辵”,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根據《康熙字典》,“慢道”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時的《庚辰外史》中,形容人物行動緩慢。

繁體:

慢道的繁體字為「漫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慢道這個詞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差異。一種寫法是将“慢”寫作「曼」,将“道”寫作「匋」。

例句:

1. 他以慢道的步伐穿過了整個公園。

2. 孩子們沿着曲曲折折的慢道走進了山林。

組詞:

慢道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各種搭配,例如:

慢道行者、慢道銀行、慢道旅行、慢道車牌等。

近義詞:

與慢道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慢步、緩慢、漫步、緩行等。

反義詞:

與慢道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快速、迅速、急速、疾行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