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用的意思、索用的詳細解釋
索用的解釋
謂盡量用完。 漢 王充 《論衡·薄葬》:“喪物索用,無益於世。”
詞語分解
- 索的解釋 索 ǒ 大繩子或大鍊子:索子。索道。鋼索。絞索。線索。 搜尋,尋求:索引。思索。搜索。探索。 讨取,要:索還。索求。索取。勒索。 盡,毫無:索然無味。 單獨:離群索居。 姓。 筆畫數:; 部首:糸;
- 用的解釋 用 ò 使人或物發揮其功能:使用。用心。用兵。用武。 可供使用的:用品。用具。 進飯食的婉辭:用飯。 花費的錢財:費用。用項。用資。 物質使用的效果:功用。有用之才。 需要(多為否定):不用多說。 因
網絡擴展解釋
“索用”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suǒ yòng,其核心含義為“盡量用完”。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 詞義:指将物品或資源徹底使用完畢,不保留剩餘。如漢代王充《論衡·薄葬》中“喪物索用,無益於世”,意為喪葬時耗盡物品,對社會并無益處。
- 語境:多用于描述對資源的過度消耗,隱含“竭盡”“不留餘地”之意。
二、字義拆分
- 索:
- 本義為大繩、鍊條(如“繩索”),引申為“搜尋”“索取”(如“索求”)。
- 在“索用”中,強調“徹底”“完全”的意味。
- 用:
- 表示使用、消耗(如“用兵”“用材”)。
- 組合後,“索用”即“徹底使用直至耗盡”。
三、古籍例證
- 典型例句來自《論衡·薄葬》:“喪物索用,無益於世”,反映古代對鋪張喪葬的批判。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文言或學術讨論。
四、相關說明
- 近義詞:耗盡、用盡。
- 使用建議:因屬生僻詞,日常交流中可替換為“用完”“耗盡”等更通用的表達。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論衡》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索用》的意思
《索用》是由“索”和“用”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尋求、要求或請求使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索用》中的“索”字的部首是“纟”,它的總筆畫數為7畫;而“用”字的部首是“用”,它的總筆畫數為5畫。
來源
《索用》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如《說文解字》等,它是根據漢字的意義和用法而形成的。
繁體
《索用》的繁體寫法是「索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對于《索用》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些差異。
例句
他向公司索用公文的複印件。
組詞
- 催索:催促他人迅速歸還所借之物。
- 索賠:要求對方給予賠償。
- 索求:尋求、請求某種信息或幫助。
近義詞
- 要求:指出對某樣東西或某種做法有需要或有權利的請求。
- 請求:指出因為需要或有權利而向某人提出要求或請求。
反義詞
- 放棄:不再要求或放棄使用某物。
- 歸還:将已借用的東西歸還給原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