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實的别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惡實》﹝釋名﹞引 蘇頌 曰:“實殼多刺,鼠過之則綴惹不可脫,故謂之鼠黏子。”
“鼠黏子”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植物學名稱(主流解釋)
成語用法(非主流說法)
建議:在醫學、植物學或古籍相關場景中,“鼠黏子”特指牛蒡子;若遇文學性比喻用法,需結合上下文謹慎判斷其含義。
《鼠黏子》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陷阱或捕獲老鼠的設備。它通常是以一種粘性物質為基礎制成的,如膠水或膠帶。老鼠一旦接觸到這種粘性物質,就會被黏住,無法逃脫。
《鼠黏子》這個詞的部首是⻩(黃字旁),總共有17個筆畫。
《鼠黏子》這個詞源自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一種誘捕老鼠的陷阱設備。它是一種古老但有效的方法,用于解決困擾人們的老鼠問題。
《鼠黏子》的繁體字為「鼠黏子」。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鼠黏子」的寫法并沒有太大差異。
1. 家裡的老鼠太多了,我必須設置一些鼠黏子來捕捉它們。
2. 這種鼠黏子非常有效,每次都能捕獲到很多老鼠。
1. 黏土:一種粘性很強的泥土。
2. 黏性:物體的粘性或能夠使物體黏附的特性。
3. 黏糊糊:形容物體或物質黏稠、粘性的樣子。
1. 黏鼠闆
2. 鼠夾
3. 鼠陷
1. 鼠出鞘:形容老鼠逃離陷阱或避開陷阱。
2. 逍遙自在:與困處或受限相反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