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京師大學堂的意思、京師大學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京師大學堂的解釋

中國近代最早的大學。1898年創立于北京。為戊戌變法的“新政”措施之一。宗旨是“廣育人才,講求時務”。初時僅辦詩、書、易、禮四堂及春秋兩堂,與舊時書院無異。1900年停辦。1902年複校,設預備科(分政、藝兩科)、速成科(分仕學、師範兩館)。1903年增設進士科、譯學館(同文館歸入後改辦)及醫學實業館。1907年又增設博物品實習科。1910年正式開辦分科大學,設經、法、文、格緻、農、工、商七科。1912年改為北京大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高等教育機構,創辦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其名稱中的“京師”指代首都北京,“大學堂”則為晚清時期對高等學府的統稱。作為戊戌變法的核心成果之一,它由光緒帝批準設立,旨在融合中西學術,培養新型人才。1902年,清政府頒布《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确立其兼具全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與教學機構雙重職能(來源:教育部《中國教育史檔案彙編》)。

1912年,隨着清朝覆滅,京師大學堂正式更名為北京大學,由嚴複擔任首任校長。其學科體系初期設仕學館、師範館及醫學實業館,涵蓋經學、政法、文學、格緻(自然科學)、農學、工學等門類,開創了中國近代分科教育的先河。該機構的建立标志着中國傳統書院制度向現代大學體制轉型,為《壬寅學制》《癸卯學制》等近代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礎(來源:北京大學校史館《京師大學堂沿革考》)。

在文化傳承方面,京師大學堂繼承了國子監的部分職能,其藏書樓後發展為北京大學圖書館,現存古籍善本150萬冊。張百熙、孫家鼐等曆任管學大臣主導的課程改革,首次将算學、外語、物理等西方學科納入必修體系,形成“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教育範式(來源:國家圖書館《晚清教育文獻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其曆史地位和意義可概括如下:

1.定義與成立背景

京師大學堂成立于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是戊戌變法的核心“新政”之一。其創辦旨在應對甲午戰争後的民族危機,通過引入西方科學文化培養人才,推動國家自強。

2.職能與辦學方針

3.曆史演變

4.意義與影響

5.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事件或人物關聯,可參考(同文館演變)、(職能與改制)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牢不衷才調操意娼家禅慧持齋把素唇敝舌腐椿庭大兒掉賣帝女桑恩款光年官祿咍台撼撞和美懷向回目胡書老闆娘糧多草廣斂然力能扛鼎理繹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潞佛子謾爾馬卿沒對明喆女織男耕牌頭抛閃配音前望親生子女驅霆策電曲肖爇燒十吏劄史評詩說首施説白疏頭天朝天基田秩土毛挽圈圈緯帽文氓五谷相衮限列仙遊宵魚垂化釁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