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迅速奔馳。 明 何景明 《遊獵篇》:“ 周王 八駿行萬裡,朝遊 崑崙 暮滄海。驅霆策電徧天地,虎驟龍馳倏煙靄。”
“驅霆策電”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ū tíng cè diàn,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部分資料提到該詞可能含“神通廣大”之意(如),但主流解釋更側重“迅猛”的意象,建議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驅霆策電》是一個成語,意指駕馭着猛烈的車馬和鞭策着迅速的電光,形容行動迅猛、威勢磅礴。這個成語比喻行動迅猛有力,如雷電一般迅猛且強大。
《驅霆策電》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馬、立、扌、雷,總共有12劃。
《驅霆策電》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唐代杜甫的《登嶽陽樓》詩:“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人或亡,此靈壽;馭龍徑,驅霆策電也。”意指在高山陡峭之間駕馭着巨龍般的車馬和激烈的電光,表達了杜甫積極向上的精神态度。
《驅霆策電》的繁體字為《驅霆策電》。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成語《驅霆策電》可以有以下兩種寫法: 1. 驅霆策電:書寫時使用繁體字。 2. 驅霆策電:使用簡化字後的現代常用字。
1. 她一腳踩下油門,驅霆策電地駛向遠方。 2. 這支軍隊驅霆策電,勇往直前,毫不畏懼。
1. 驅動:指引導、推動事物朝特定方向運動或發展的動作。 2. 霆:指打雷時發出的聲音。 3. 策馬:騎着馬從事公務或行軍征戰。
1. 駕輕就熟:指某種技能非常熟練,能夠輕車熟路地應對。 2. 駕馭蒼龍:比喻掌握某種強大力量并能夠支配運用。
1. 行蝸步小:指行動緩慢,功效有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