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首施的意思、首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首施的解釋

見“ 首鼠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首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首鼠”相同,主要用于形容人在行動或決策時的遲疑不決、猶豫不定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
    “首施”是“首鼠”的異寫形式,表示進退兩難、躊躇不決,常用來描述人在複雜情境下的猶豫心理。

  2. 詞源與演變

    •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鄧訓傳》:“雖首施兩端,漢亦時收其用。”這裡“首施兩端”指表面上搖擺不定,但實際仍能被利用。
    • 清代學者王念孫在考證中進一步指出,“首施”即“首尾兩端”,引申為進退無據、缺乏決斷。

用法與例句


相關辨析


權威來源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或相關成語演變,可以參考《後漢書》及清代考據學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首施

首施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字:首和施。

首字的部首是“首”,其拆分部首是“頁”,它的筆畫數是12畫。首字的繁體寫法是「首」。

首字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據說是以頭顱作為象形,表示人的頭部。

施字的部首是“方”,它的拆分部首是“方”。施字的筆畫數是6畫。施字的繁體寫法是「施」。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施字表示掌握、給予、施行的意思。

來源

首施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句話:“被下诏受封秦地,拜為漢中王。始施賞者……以為天下之首。”意指開始實行獎賞制度的人是項羽,是整個天下的首次,而首施即指這個首次的賞賜。

繁體

首施在繁體字中依然保持原樣,不作任何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首字的形狀更加像一個具有頭部的人,更加清晰地表達了人的頭部形态。施字在古代的寫法并未有太大的改變,相對較為簡單。

例句

他是這個項目的首施者,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經驗教訓。

組詞

首領、首要、施展、施工、施加。

近義詞

開始、啟動、實行、獎勵,授予。

反義詞

終止、中止、停止、收回、扣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