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畫地為牢,刻木為吏。後用為深嫉獄吏之詞。《梁書·王僧孺傳》:“蓋畫地刻木,昔人所惡,叢棘既累,於何可聞,所以握手戀戀,離别珍重。”
“畫地刻木”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uà dì kè mù,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該成語通過“畫地”“刻木”的意象,生動反映了古代司法制度對人身自由的限制,現代多用于文學或批判性語境。需注意其貶義屬性,避免誤用。
《畫地刻木》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用木頭的地方刻上地圖,形容能夠根據記憶和想象來描繪事物的能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畫(huà):氵(三畫)+ 丶(一畫)- 水的意義
- 地(dì):土(三畫)- 土地的意義
- 刻(kè):刂(一畫)+ 土(三畫)- 切割、雕刻的意義
- 木(mù):木(四畫)- 木材的意義
來源:
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的古籍《左傳》,原文是“履之不竊,繩之以義,以畫地而待人。”意思是以畫地的精确度來對待人,形容一個人待人處事認真而嚴謹。
繁體:
繁體中的寫法為「畫地刻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畫地刻木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在《字林》中的寫法為「畵地刻木」。不過現代使用的标準寫法為「畫地刻木」。
例句:
他對人的特征觀察得如此準确,簡直就像是畫地刻木般的描述。
組詞:
組詞有:刻苦、畫圖、地圖、木材等。
近義詞:
近義詞有:如心如意、十全十美、心如止水等。
反義詞:
反義詞有:籠統、隨意、不準确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