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絶谷的意思、絶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絶谷的解釋

1.斷絕進食。2.即辟谷。道家以為養身長生之術。

詳細解釋

1.斷絕進食。《淮南子·修務訓》:“今以為學者之有過而非學者,則是以一飽之故,絶穀不食,以一蹪之難,輟足不行,惑也。”

2.即辟谷。道家以為養身長生之術。《漢武帝内傳》附錄:“﹝ 李少君 ﹞少好道,入 泰山 採藥,修絶穀遁世全身之術。”《晉書·郗愔傳》:“﹝ 郗愔 ﹞與姊夫 王羲之 、高士 許詢 ,并有邁世之風,俱栖心絶穀,修 黃 老 之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絶谷(jué gǔ)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釋義

“絶谷”為“絕谷”的異體寫法(“絶”為“絕”的日式漢字),現代漢語規範字形為“絕谷”,其核心含義為斷絕谷物(飲食),特指道家修煉中的“辟谷”行為,即通過節制飲食追求身心超脫。

二、詞義解析

  1. 字源本義

    “絕”意為“斷絕”,“谷”指五谷糧食,合指主動停止進食谷物。此概念源于先秦道家養生思想,如《莊子·逍遙遊》載神人“不食五谷,吸風飲露”,體現對自然能量的依托。

  2. 道教引申義

    在道教修煉體系中,“絕谷”(後稱“辟谷”)是一種修行方式,通過漸進式斷食配合導引、服氣等方法,達到淨化身體、延年益壽的目的。葛洪《抱樸子·内篇》記載:“斷谷入山,當得含影内視之法”,強調需結合呼吸吐納之術。

  3. 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絕谷”一詞已較少使用,多被“辟谷”替代。其概念延伸至養生領域,指通過短期斷食調節代謝,但需在專業指導下進行,避免健康風險。

三、文化背景

“絕谷”承載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觀,認為減少物質攝入可提升精神境界。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性多疾,即導引不食谷”,印證其作為貴族養生術的曆史淵源。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絕谷”條目釋為“斷絕飲食,道家修煉術之一”。
  2. 《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詳述辟谷作為道教方術的實踐方法及文化内涵。

注:本文釋義綜合古代文獻及權威辭書,釋義中“”“”分别對應《抱樸子》《史記》的學術注解來源,具體文獻版本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絶谷”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結合不同來源的權威信息綜合解釋如下:

1.斷絕進食

指完全停止攝入食物,通常用于描述極端情境下的行為。例如《淮南子·修務訓》中提到“以一飽之故,絶穀不食”,即因某種原因徹底停止飲食()。

2.道家養生術“辟谷”

此為更常見的含義,指通過特定的修煉方法減少或停止五谷攝入,以達到養生、延年的目的:

補充說明

需注意,辟谷并非完全禁食,而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配合養生功法實現,現代實踐中若方法不當可能危害健康()。此外,部分文獻中“絶谷”也用于形容險惡的地理環境(如“窮崖絶谷”),但此用法較為罕見()。

别人正在浏覽...

保抱拔舌地獄别都筆枕不塵峬峭遲昕廚倉春融毳褐麤衣粝食恩恩愛愛繁雄煩濁福會府快富衆鍋爐雇請鼓樂韓柳橫說竪說痕沫賀問歡顔隳淪講勸叫屈嘉偶家世集笄導雞膚鶴發警标積玩鞠遣檻穽空杳梁欐撩亂蠻力迷空民蠹磨揩内骨胖大海騎箕尾清韻區宙色理聲場使車失氣水澆蓮寺省停産讬載完娶五帝坐瑕蛤見世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