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廢帝的封號之一。指 南朝 齊 蕭寶卷 。 齊明帝 次子。即位後荒淫殘6*暴。曾鑿金為蓮花布于地上,令所寵 潘妃 行其上,謂為“**花”。後為 蕭衍 所殺。 和帝 立,追廢為 東昏侯 。 唐 羅虬 《比紅兒》詩之七:“當時若遇 東昏 主,金葉蓮花是此人。”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三:“ 東昏 於苑中立店肆,以 潘妃 為市令,帝為市吏。” 清 褚人穫 《堅瓠補集·謝禁纏足表》:“ 潘妃 貼地, 東昏 侈步步之嬌。”
(2).古代廢帝的封號之一。指 金熙宗 完顔亶 。在位九年,為平章政事 完顔亮 所殺。降封為 東昏王 。 宋 嶽珂 《桯史·逆亮辭怪》:“ 金 酋 亮 未篡僞,封 岐王 ……愸愸有不為人下之意,境内多傳之,且驟施於國, 東昏 疑焉。”參閱《金史·熙宗紀》。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東昏漢語 快速查詢。
"東昏"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均具有特定的曆史與文化内涵:
指南朝齊第六位皇帝蕭寶卷(483年—501年)的谥號
"東昏"是蕭寶卷被廢黜後所得的惡谥。"昏"在谥法中意為昏聩無道,反映其統治期間暴虐荒淫、濫殺臣民、窮奢極欲的劣迹。
蕭寶卷在位期間(498年—501年),寵信奸佞,肆意誅殺大臣,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導緻民不聊生。其暴政最終引發叛亂,被蕭衍(後建立梁朝)所殺,追貶為"東昏侯"。
《南史·齊本紀下》記載其"荒嬉無度,殺戮忠良",谥號"東昏"即源于此。
《資治通鑒·齊紀十》亦評其"昏暴日甚",印證谥號含義。
指今河南開封蘭考縣一帶的古稱
"東昏"作為地名始于西漢,因位于春秋時期"戶牖"(後改"東昏")之地得名,屬陳留郡。
西漢置東昏縣,北魏廢置,故城在今蘭考縣東北。北宋學者樂史《太平寰宇記》載:"東昏故城在縣(考城縣)東南,漢屬陳留郡。"
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進一步考訂其地理位置。
“東昏”是古代廢帝的封號之一,涉及兩位曆史人物,具體含義如下:
人物背景
蕭寶卷為南朝齊明帝次子,在位期間(498-501年)以荒淫殘暴著稱。他沉迷享樂,曾命人用黃金鑿成蓮花鋪地,令寵妃潘妃行走其上,稱“步步生蓮花”。
結局與封號
因暴政引發民怨,最終被權臣蕭衍(梁武帝)所殺。齊和帝繼位後,追廢其帝位,封為“東昏侯”。
人物背景
金熙宗完顔亶是金朝第三位皇帝(1135-1149年在位),後期因酗酒濫殺導緻政局動蕩。
結局與封號
他被堂弟完顔亮(海陵王)弑殺,死後被降封為“東昏王”。完顔亮奪位後亦因殘暴失國,成為金朝著名的暴君之一。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南齊書》《金史》等正史記載。
鞍子局白鹿洞書院傍通半日制學校敝甲禀從弊帚自珍不遷主朝辰齒曆蛋戶釘梢狄希冬小麥放眼世界發散發題服從扶馮廣巨桂枝客過爲翰詹好丑鴻泉後果虎視鷹瞵踐襲嬌脆街子金口角居心叵測肯道餽歲來歸儽然兩明淩踐盧綸落筆面暈命案南威獰犷攀雲硼10頗極喬主張趣時韶苑生儒首功碩慮瑣運讨乖吐文猥辱險脆響鈔精銀孝悌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