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涕泗的意思、涕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涕泗的解釋

(1).眼淚和鼻涕。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六二:“ 齊景 升丘山,涕泗紛交流。”《南史·蕭鈞傳》:“﹝ 蕭鈞 ﹞年七歲,出繼 衡陽元王 ,見 高帝 ,未拜,便涕泗橫流。” 明 孫梅錫 《琴心記·赍金買賦》:“徘徊倚袖,涕泗沾衣,夢到君傍,可怪雞鳴驚喚予。” 清 羅有高 《鄧先生墓表》:“﹝先生﹞年十七,得 宋 五子書讀之,涕泗被面下曰:‘嗟夫!吾乃今日知為人之道也。’”參見“ 涕泗滂沱 ”。

(2).涕淚俱下,哭泣。 漢 揚雄 《元後诔》:“ 新室文母太後 崩,天下哀痛,號哭涕泗。” 宋 蘇轼 《白帝廟》詩:“遲回問風俗,涕泗閔興衰。”《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 向士肅 出外拜客……遇箇婦人,鬢髮蓬鬆,涕泗而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事叔至孝》:“﹝ 施愚山 ﹞辛亥客都門,每憶叔,輒涕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涕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字面含義
    “涕”指眼淚,“泗”指鼻涕,合稱表示眼淚和鼻涕同時流下的狀态。
    例如《南史·蕭鈞傳》中“涕泗橫流”,即形容哭泣時涕淚交加的情景。

  2. 引申含義
    常代指悲傷哭泣或情緒激動時的表現,如杜甫《登嶽陽樓》詩句“憑軒涕泗流”。


二、文學與曆史應用


三、現代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創作,描述極度悲傷、感動或痛心疾首的狀态,例如:“聽聞噩耗,他涕泗縱橫,難以自持。”

提示:若需更多古籍例證或成語組合,可參考漢典、詩詞庫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涕泗

涕泗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形容人痛哭時流出的眼淚和鼻涕。它由涕和泗兩個字組成。

涕的拆分部首是氵,表示液體的意思。涕的筆畫數為四畫。它的繁體字是淚。

泗的拆分部首是水,也表示液體的意思。泗的筆畫數為三畫。

涕有三種來源,一是由于哭泣時眼淚流出,二是鼻涕流出,三是淚水和鼻涕一起流出。

在古時候,涕的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叫做眥,它是由目和淚兩個字組成。而泗的古字寫作涘,它是由兩個淚字相加。

以下是涕泗在句子中的例句:
1. 他聽到壞消息後,不禁涕泗交流。
2. 在母親喪失時,涕泗滂沱,無法自制。
3. 感動的故事讓她泣不成聲,涕泗橫流。
4. 他的辭職信讓人看到涕泗俱下的決絕。

涕泗的一些組詞有:淚流滂沱、橫淚如雨、傷心流涕、眼淚漣漣等。

與涕泗意義相近的詞語是:淚水、眼淚、鼻涕等。

與涕泗意義相反的詞語是:笑容、歡笑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