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廣為流布的德化。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六合之内,沐浴鴻流,蕩滌塵垢,羣生安逸。”
(2).洪水。 唐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五十韻》:“原燎逢冰井,鴻流值木罌。” 宋 陸遊 《賀湯丞相啟》:“譬猶震風淩雨之動地,夏屋愈安;鴻流巨浸之稽天,方舟獨濟。” 清 丘逢甲 《歲暮雜感》詩之二:“赤縣鴻流堙息壤,紫垣狼燄迫勾陳。”
“鴻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廣為流布的德化
指廣泛傳播的仁德教化,具有文化或道德層面的深遠影響。例如三國魏嵇康在《聲無哀樂論》中提到“六合之内,沐浴鴻流”,形容天下接受德化熏陶。
洪水
古代文獻中常以“鴻流”代指洪水或巨大水流。如唐代元稹的“鴻流值木罌”描述洪水泛濫,宋代陸遊的“鴻流巨浸之稽天”亦用此意。
在文學創作中,“鴻流”偶用于特定名稱,如“驚鴻流雲步”,但這類用法屬于個性化發揮,并非普遍詞義。
提示:如需具體文獻例句或更詳細考證,可參考漢典、詩詞類工具書等來源。
《鴻流》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宏大的水流,也指大河川的水流。
《鴻流》的部首是鳥,拆分為鳥和河兩個字,鳥在左邊,河在右邊。
《鴻流》的總筆畫數是9畫,鳥部有7畫,河部有2畫。
《鴻流》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在《詩經·鴻雩》一篇中,“鴻”就用來形容巨大的鳥群,而“流”則指水的流動。後來演變成形容巨大的水流。
《鴻流》的繁體字為「鴻流」。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鴻流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鳥」和「河」兩個字組合而成。
1. 這條江河源源不斷地奔向大海,形成一股壯麗鴻流。
2. 他的思緒仿佛是一道鴻流,永不停歇。
1. 鴻雨(大雨滂沱)
2. 鴻溝(深廣的溝壑)
3. 鴻蒙(廣袤無邊)
巨流、大河、大水流
狹流、細流、小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