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广为流布的德化。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六合之内,沐浴鸿流,荡涤尘垢,羣生安逸。”
(2).洪水。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五十韵》:“原燎逢冰井,鸿流值木罌。” 宋 陆游 《贺汤丞相启》:“譬犹震风凌雨之动地,夏屋愈安;鸿流巨浸之稽天,方舟独济。” 清 丘逢甲 《岁暮杂感》诗之二:“赤县鸿流堙息壤,紫垣狼燄迫勾陈。”
“鸿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广为流布的德化
指广泛传播的仁德教化,具有文化或道德层面的深远影响。例如三国魏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到“六合之内,沐浴鸿流”,形容天下接受德化熏陶。
洪水
古代文献中常以“鸿流”代指洪水或巨大水流。如唐代元稹的“鸿流值木罌”描述洪水泛滥,宋代陆游的“鸿流巨浸之稽天”亦用此意。
在文学创作中,“鸿流”偶用于特定名称,如“惊鸿流云步”,但这类用法属于个性化发挥,并非普遍词义。
提示:如需具体文献例句或更详细考证,可参考汉典、诗词类工具书等来源。
《鸿流》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宏大的水流,也指大河川的水流。
《鸿流》的部首是鸟,拆分为鸟和河两个字,鸟在左边,河在右边。
《鸿流》的总笔画数是9画,鸟部有7画,河部有2画。
《鸿流》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在《诗经·鸿雩》一篇中,“鸿”就用来形容巨大的鸟群,而“流”则指水的流动。后来演变成形容巨大的水流。
《鸿流》的繁体字为「鴻流」。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鸿流的写法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鸟」和「河」两个字组合而成。
1. 这条江河源源不断地奔向大海,形成一股壮丽鸿流。
2. 他的思绪仿佛是一道鸿流,永不停歇。
1. 鸿雨(大雨滂沱)
2. 鸿沟(深广的沟壑)
3. 鸿蒙(广袤无边)
巨流、大河、大水流
狭流、细流、小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