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館宅的意思、館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館宅的解釋

房舍。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五:“館宅充廛裡,女士滿莊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館宅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内涵的複合詞,由“館”與“宅”二字組合而成,需結合其字源與古代文獻用例進行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館(館)

    《說文解字》釋為“客舍也”,本指接待賓客的房舍,後引申為公共建築(如學館、使館)。其核心義為公共性居所。

    來源:《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本)卷九下。

  2. 《爾雅·釋言》稱“居也”,指私人住所,強調居住功能。

    來源:《爾雅注疏》(晉·郭璞注)卷中。

二、複合詞釋義

“館宅”屬并列結構,融合“館”的公共屬性與“宅”的居住屬性,特指:

古代兼具公務職能與居住功能的建築群,常見于官員府邸、貴族别業或官方接待場所。例如:

《晉書·王渾傳》:“賜館宅一區。”

此處指朝廷賜予官員的官邸,既含辦公空間,亦含私人居所。

三、文獻例證

  1. 《洛陽伽藍記·卷四》載:“(河間王)琛造館宅如皇宮。”

    描述王府建築兼具政務處理與生活起居功能。

    來源:《洛陽伽藍記校箋》(楊衒之撰,楊勇校箋)中華書局版。

  2. 《南齊書·崔祖思傳》:“敕賜館宅于青溪。”

    印證其為朝廷賞賜高級官吏的複合型府第。

    來源:《南齊書》(梁·蕭子顯著)卷二十八。

四、與現代詞彙的對比

不同于現代漢語中“住宅”(純居住)或“館舍”(純公共),“館宅”在曆史語境中強調“公私功能合一”,是古代官僚制度的物質載體,常見于漢至唐代文獻,宋後逐漸少用。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館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為房舍,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供人居住或使用的房屋建築,通常強調其作為居所或功能場所的屬性。

  2. 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王粲的《從軍》詩之五:“館宅充廛裡,女士滿莊馗。”意為房舍遍布街巷,婦女充滿道路,描述人口密集的景象。

  3. 構詞與關聯

    • “館”可指招待賓客的房屋(如賓館)、外交機構(如使館)或服務性場所(如飯館);
    • “宅”則專指住所(如住宅、家宅)。
      二者組合後更側重居住或公共用途的建築。
  4. 擴展信息
    相關詞語包括“適館授粲”(指接待賓客)、“宅中圖大”(喻志向遠大)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背景或更多關聯詞,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暗箭冰溪駁榜不該茶館長霓廛人詞話遞傳定本鬥折斷梅獨清獨醒阿房宮奉塵撫孤感刺港口篝車規谟火山口金鳌玉棟金徽尻輪神馬控送孔業了道聆聽龍騰虎嘯亂氣驢心狗肺帽徽眉斧侔德南譌内才你懑袍表去聲融液灑心更始事理手誨霜淩束袵歲荒湯面探候天道天工開物鐵軸枉道事人帏帽烏踆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香餌綫畫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