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鳏嫠的意思、鳏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鳏嫠的解釋

猶鳏寡。 唐 柳宗元 《碑陰文》:“撫字惠厚柔仁博愛之道,洽于鰥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鳏嫠(guān lí)是漢語中表示喪偶群體的複合詞,由“鳏”與“嫠”二字組合而成。以下從語義演變、文獻用例及文化内涵三方面進行解析:

一、單字釋義

  1. 鳏:本義指無妻或喪妻的男子。《孟子·梁惠王下》載“老而無妻曰鳏”,《說文解字》釋為“魚目恒不閉”,以魚目不閉比喻鳏夫孤獨無依之态。
  2. 嫠:專指寡婦。《左傳·昭公二十四年》有“嫠不恤其緯”之句,描述寡婦不憂紡織而憂國事,後引申為孤寂守節之意。

二、複合詞“鳏嫠”的文獻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白居易《秦中吟》:“鳏嫠委溝壑,壯士困征徭”,指戰亂中喪偶者與征夫的困苦。宋代蘇轼《與章子厚書》亦用“鳏嫠失所”表達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古代地方志中,“恤鳏嫠”常作為官府赈濟政策,如《清史稿·食貨志》記載減免賦稅以安頓鳏寡孤獨者。

三、文化内涵與社會功能

“鳏嫠”一詞承載儒家“矜寡孤獨皆有所養”的倫理觀,反映古代社會對喪偶者的特殊關注。漢代《白虎通義》強調“鳏寡非罪,宜加存恤”,明清時期“鳏嫠局”等慈善機構設立,體現該詞從語詞概念到制度實踐的延伸。

網絡擴展解釋

“鳏嫠”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合成詞,由“鳏”和“嫠”兩個單字組成,分别指代喪偶的男性和女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單字釋義

  1. 鳏(guān)

    • 本義:指年老無妻的男子,如“鳏夫”。
    • 擴展:古代特指因喪偶或未娶妻而孤獨的男性,如《孟子》中“老而無妻曰鳏”。
    • 相關詞:鳏寡孤獨(泛指無依無靠的弱勢群體)。
  2. 嫠(lí)

    • 本義:指寡婦,即喪夫未再嫁的女性。
    • 文化内涵:常與“節操”關聯,如“嫠節”指封建社會寡婦守節的觀念。
    • 成語:“嫠不恤緯”出自《左傳》,比喻憂國忘私。

二、組合含義

“鳏嫠”合用泛指喪偶的男女,常見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例如:


三、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鳏嫠”一詞使用較少,更多以“鳏寡孤獨”概括弱勢群體。但需注意: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禮記》《孟子》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闇俗暴揚扁桃體炎避朝變服蔽隱策括拆字詩昌辭撐裡答碴瞪眙鼎鼎對牛鼓簧費呂粉堞封隧歸俗顧客寒秋懷安荒悴矜裁金剛眼睛荊虹雞犬相聞九軍糾掾科買鱳得陸海潘江慢谑迷鳥謀虹内讧匏爵駍隱秋蕖冉顔日偷生期生死醉夢生硝設容施洋雙重人格水波司員隋堤柳甛睡條約通患通豁銅龍樓頭兒五花判事烏銀鄉賬香粥獻芹戲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