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低級的官吏或職位。《後漢書·栾巴傳》:“雖幹吏卑末,皆課令習讀,程試殿最,隨能升授。”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 田鵬鸞 ﹞所居卑末,使彼苦辛,時伺閒隙,周章詢請。”《陳書·到仲舉傳》:“ 韓子高 蕞爾細微,擢自卑末,入參禁衛,委以腹心,蜂蠆有毒,敢行反噬。”
(2).男子謙稱自身。 宋 王楙 《野客叢書·野老紀聞》:“ 子由 代兄作《中書舍人啟》,稱‘伏念某草茅下士,蓬蓽書生’。 子瞻 以筆圈‘伏念某’,用‘但卑末’三字。”《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小娘子若不棄卑末,結為眷屬,三生有幸!”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拒婚》:“滿京都,豪家無數,豈必卑末?”
“卑末”的漢語詞典釋義
“卑末” 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文言或特定語境。其核心含義指地位低下、身份卑微,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詞義解析
二者組合後,“卑末” 強調身份、地位的卑微低賤,或指代處于社會底層的人。
權威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
“卑末”釋義為“卑微,低賤”,亦指“地位卑下的人”。
例證引《後漢書·栾巴傳》:“雖幹吏卑末,皆課令習讀。” 指即使低級官吏也需學習律法。
《古代漢語詞典》:
标注其含“地位低下” 與“謙辭”(自稱卑賤之身) 兩層含義。
如《宋書·劉穆之傳》:“豈敢以卑末之姿,睥睨國士。” 此處為自謙身份低微。
語義演變與用法
極少獨立使用,多出現于仿古文本或特定成語(如“位卑言末”),或保留在方言中(如吳語形容人微言輕)。
近義詞辨析
引用來源:
“卑末”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後漢書》《陳書》等史料原文。
阿堆白地文綳扒吊拷避親庇依缽釪陳晦谶書怆惶觸禁犯忌春餘辭氣叨據打牙撂嘴點翠地皮牴梧對稱性法比負帶富中該驗桂花和厚澒地懷黃懷誘華轍觊慕旌麾掘起劇韻拉火線淩夷陋曲邁迹明珠投暗木瓜山蒲薦趫雄氣祲氣母青坻仁賢日遊神薩那罕三首六臂殺掠賞進倏忽述序譚腿田阱頭役躗言蓊翳無辔小團龍下衣謝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