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氣母的意思、氣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氣母的解釋

(1).元氣的本原。《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 狶韋氏 得之,以挈天地; 伏戲氏 得之,以襲氣母。”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氣母,元氣之母也。” 唐 李白 《大獵賦》:“粵若皇 唐 之契天地而襲氣母兮,粲五葉之葳蕤。” 清 錢謙益 《病榻消寒雜詠》之七:“扶養心神朝碧落,招回氣母守 丹丘 。”

(2).虹的别名。參閱 宋 陶穀 《清異錄·天文》引《博學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氣母是漢語中具有哲學與自然雙重意涵的古典詞彙,其釋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及權威辭書綜合考辨,具體如下:


一、核心釋義:元氣的本源

《漢語大詞典》釋“氣母”為“元氣之根本”,源于道家宇宙生成論。古人認為天地未分時,混沌之氣(即元氣)為萬物始源,而“氣母”即孕育此元氣的母體。如《莊子·大宗師》所言“伏戲氏得之,以襲氣母”,意指掌握元氣本根㊀。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887頁。


二、引申義項

  1. 雲氣的統稱

    《古代漢語詞典》注:“氣母”可泛指構成雲霧的天然之氣,多見于詩文。如清代厲鹗詩“群山浮氣母,孤市入雲中”,以“氣母”喻山間蒸騰雲霭㊁。

    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2002年版),第1215頁。

  2. 道教内丹術語

    道教典籍《雲笈七籤》稱“氣母”為丹田所藏先天一氣,乃修煉内丹之本。此義項強調人體内與宇宙元氣對應的生命能量㊂。

    來源: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89頁。


三、文化關聯釋義

《淮南子·精神訓》提出:“煩氣為蟲,精氣為人”,高誘注“煩氣”即“氣母”,指未分化之原始物質㊃。此說将“氣母”置于氣化哲學的框架下,成為解釋生命形态差異的哲學概念。

來源: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中華書局,1989年),卷七,第12頁。


學術考辨要點

現代學者龐樸指出,“氣母”在漢代文獻中多與“元氣”互釋,但更強調其“化育萬物”的能動性,區别于靜态的“混沌”概念㊄。

來源:龐樸《帛書五行篇研究》(齊魯書社,1988年),第63頁。


參見:

網絡擴展解釋

“氣母”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元氣的本原

  1. 基本定義
    “氣母”指宇宙萬物生成的本原,即“元氣之母”。這一概念源于道家哲學,強調宇宙初始混沌狀态的根源性力量。

  2. 文獻例證

    • 《莊子·大宗師》提到:“伏戲氏得之,以襲氣母。”陸德明注:“氣母,元氣之母也。”
    • 唐代李白《大獵賦》中也有“契天地而襲氣母”的描述,進一步強化了其哲學内涵。

二、虹的别名

  1. 自然現象代稱
    在宋代陶谷《清異錄·天文》中,“氣母”被用作虹的别稱,可能因虹的形态與“氣”的流動感相關。

  2. 文化關聯
    這一用法多見于古代詩文,例如清代錢謙益的詩句“招回氣母守丹丘”,将“氣母”與自然景觀結合。


總結
“氣母”既可指代抽象的宇宙本源(哲學概念),也可用于具象的自然現象(虹的别稱)。其含義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判斷,主要見于道家經典和古代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八堦扒瞎變貫表疏倡蕩昌戶承頂饬過達噜噶齊登戒典志敵意對客揮毫頓轭厄會風評風斯在下負蠜福判公頃鼓鞴國秉湖脣剪發竭蹷景雲金狨九蟲九尾狐鸠占鵲巢略知一二鑪椎幔室免除靡拉念央兒跑騰砰磕輤裧戕風器貌焭單奇奇怪怪畦畎棄之如敝屣乳駒喪帻身子誓盟手理受涼水天湯雪田蠶晚輩違錯武旦惜愛小提琴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