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叙述。《後漢書·班彪傳》:“然善述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野,文質相稱,蓋良史之才也。”
“述序”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典故或具體用例,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查字典、漢典)。
《述序》一詞,是由“述”和“序”兩個字組成的。它的意思是“叙述文章的開頭部分”或者“陳述、叙述事物的先後次序”。在文學、論文或其他書籍中,一般都會有一個開頭部分,用來介紹文章的主題、目的、結構等,這個部分就叫做“述序”。
《述序》的兩個字的部首分别是“讠”和“雲”。其中,“讠”是表示言語的意思,也是一些與言語相關的字的部首,例如“話”、“詞”等。而“雲”是指天上的雲朵,在一些與天、氣候相關的字中常常出現。
根據部首,“述”字的筆畫數為8畫,而“序”字的筆畫數為7畫。
“述序”這個詞是由上古的漢字演變而來的。在古代,寫作一篇文章時,人們都喜歡在開頭加上一段話來引導讀者,所以就出現了“述序”這個詞。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形成了現代漢語中使用的意義。
《述序》這個詞在繁體中通常是寫作“述序”或者“述序”。雖然繁體中的寫法不同,但其意思和現代漢語中的寫法是相同的。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以《述序》的兩個字為例,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是和現代稍有不同的。例如,“述”字的古時候寫法為“即”字加上“言”字的部首。而“序”字的古時候寫法為“廣”字加上“予”字的部首。
1. 這篇文章的述序寫得引人入勝。
2. 演講的開始要先寫一下述序,給聽衆一個整體的概念。
3. 他的長篇小說一共有三個述序,每個述序都寫得非常有感覺。
組詞:前述、論述、叙述。
近義詞:序言、開篇、開端。
反義詞:結尾、結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