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山的意思、木瓜山的詳細解釋
木瓜山的解釋
山名。 唐 李白 《望木瓜山》詩:“早起見日出,暮見栖鳥還。客心自酸楚,況對 木瓜山 。” 王琦 注:“《一統志》: 木瓜山 在 常德府 城東七裡。 李白 謫 夜郎 過此,有詩雲雲。又《江南通志》: 木瓜山 ,在 池州府 青陽 木瓜舖 , 杜牧 求雨處。今尚有廟。二處皆 太白 常遊之地,未知孰是?” 唐 杜牧 《寄木瓜山神文》:“某官敬告于 木瓜山 之神。”
詞語分解
- 木的解釋 木 ù 樹類植物的通稱:樹木。喬木。灌木。木石(樹木和石頭,喻沒有知覺和情感的東西)。緣木求魚。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質樸:木讷(樸實遲鈍)。 呆笨:木雞。
網絡擴展解釋
“木瓜山”作為文學與地理中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詞義解釋
木瓜山是山名,因生長木瓜樹(薔薇科植物)得名,常見于曆史文獻與詩詞中,尤其因李白《望木瓜山》一詩而廣為人知。
二、地理位置
-
安徽池州青陽縣
李白于天寶十三年(754年)遊曆池州時,在青陽縣木瓜鋪望山而作《望木瓜山》。此處木瓜山位于今安徽貴池區,屬皖南地區,古時為交通要道。
-
湖南常德
另一說認為木瓜山在常德府城東七裡,但部分考證指出此為誤傳,可能因李白流放夜郎的路線混淆所緻。
-
現代地理中的木瓜山
如湖南隆回縣的木瓜山林場(屬雪峰山脈),屬當代林業管理區域,與文學典故無直接關聯。
三、文學意象
李白詩句“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借山抒懷,通過描繪“日出”“栖鳥”等景象,反襯流放途中的孤寂與鄉愁。木瓜山在此成為詩人情感的載體,象征漂泊與羁旅之悲。
四、争議與辨析
部分文獻對木瓜山的具體位置存在分歧,需結合詩人行迹分析。安徽青陽說因明确創作背景(非流放時期)更具可信度。
提示:若需了解李白詩作全文或現代木瓜山林場生态,可查閱相關古籍或湖南省林業資料(參考來源1、4、9)。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瓜山是一個具有特殊含義的詞彙,在漢字中,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瓜,筆畫數為12畫。《木瓜山》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一個代表自然風光的山名。在繁體字裡,它的寫法是「木瓜山」。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木瓜山」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和時代的變遷,古代的書寫形式可能和現代略有區别。然而,無論古代與現代,「木瓜山」都代表着自然山水之美。
以下是一些關于「木瓜山」的例句:
1. 踏上木瓜山,仿佛進入了仙境之中。
2. 從木瓜山頂俯瞰下去,群山連綿,美景令人陶醉。
3. 在木瓜山下,有一片平台可供遊客休憩。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将「木瓜山」與其他詞彙進行組詞:
1. 木瓜果:指木瓜的果實。
2. 山水:代表山與水的自然景觀。
3. 美麗:用來形容「木瓜山」所具備的美。
與「木瓜山」意思相關的近義詞有:
1. 山水田園:表示具有自然山水景色的田園風光。
2. 環境優美:形容周圍環境非常美好。
反義詞可以是一些負面詞彙,與「木瓜山」相反的意思有:
1. 污染:代表環境惡化或被污染。
2. 凄涼:形容景色荒涼、蕭瑟。
綜上所述,「木瓜山」是一個以自然山水為主題的詞彙。它的拆分部首為木和瓜,筆畫數為12畫。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也有稍有不同的寫法。「木瓜山」可以反映出與自然山水相關的美景和優美環境。它的一些組詞包括「木瓜果」和「山水」等。與其意思相關的近義詞有「山水田園」和「環境優美」,相反的意思有「污染」和「凄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