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課職的意思、課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課職的解釋

謂以忠于職守相督責。《後漢書·朱景王杜等傳論》:“觀其治平臨政,課職責咎,将所謂‘導之以政,齊之以刑’者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課職"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古代官吏的考核、職責履行及問責相關。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曆史文獻記載,其釋義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對官吏履職情況的考核與督查。

"課"取"考核、檢驗"之義(《說文解字》:"課,試也");"職"即職務、職責。合稱指通過制度化考核評判官員是否稱職,如《漢書·京房傳》載"房奏考功課吏法",即通過"課職"制度管理官吏。

二、古代行政制度中的含義

在曆代官僚體系中,"課職"特指對官員政績的周期性評定:

  1. 考核标準:包括賦稅征收、司法公正、民生治理等量化指标(參考《唐六典·考功郎中》對州縣官"二十七最"的考核細則);
  2. 獎懲機制:考核結果直接關聯升遷、俸祿或貶谪,如宋代《吏部條法》規定"課職優異者減磨勘年";
  3. 監察性質:蘊含上級對下級的監督權,如明代巡按禦史"代天子巡狩,課職官吏"(《明史·職官志》)。

三、語義延伸

明清文獻中漸衍生出"承擔職務責任"的動詞用法,如《清實錄·雍正朝》"着爾課職河工,務期安瀾",此處強調主動履職并承擔後果。


權威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卷7頁489.
  2. 白鋼主編.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M]. 人民出版社, 1996: 唐代卷頁201-205.
  3. 張晉藩. 《中國監察法制史稿》[M]. 商務印書館, 2007: 頁176-180.
  4. 郭建. 《中國法制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 頁318.

網絡擴展解釋

“課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通過督責來确保職責的履行。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課職”指以忠于職守為标準進行監督和問責,強調對職責履行情況的考核。該詞出自《後漢書·朱景王杜等傳論》中的記載:“觀其治平臨政,課職責咎,将所謂‘導之以政,齊之以刑’者乎!”

  2. 詞義分解

    • 課:此處取“督責、考核”之意,類似“課稅”中的“課”(督促繳納)。
    • 職:指職位、責任,即分内應盡的事務。
      組合後,“課職”即通過監督與問責确保職責落實。
  3. 語境與用法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描述官員治理或管理中的責任監督機制,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例如,原文中通過“課職責咎”體現對官員履職的嚴格規範。

  4. 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 督責:監督并問責。
    • 考課:古代考核官員政績的制度。
    • 履職:履行職務責任(現代用法)。

“課職”是古代對職責履行進行監督考核的表述,強調通過問責機制确保官員或執行者忠于職守。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後漢書》相關篇章或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佛郎機礮不識不妥慚豹瘳差除殘賜酺粗定膽大如鬥帝皇方等聲伏天釜中遊魚工輸龜化城害蟲好好合浦珠還和衆滑疑灰隕今兒個金花茶糾拿伎癢量罰黎刀黎俗陸家老屋鹿砦履盈蹈滿蠻蜑猛撲銘心镂骨暖爐跑跑跳跳頗激起辇親饋鵲反鸾驚尚年順腳貪茸探微土蠻往歲忘憂婉麗未定之天溫酎五親六眷誤認顔标武偃相思木象喻涎滑險句小馮君戲鴻堂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