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巧匠名。即 公輸班 。 漢 牟融 《理惑論》:“ 工輸 能與人斧斤繩墨,而不能使人巧。”《文選·陸機<辯亡論上>》:“非有 工輸 雲梯之械, 智伯 灌激之害, 楚子 築室之圍, 燕 人 濟 西之隊,軍未浹辰而社稷夷矣。” 呂延濟 注:“ 工輸班 ,古之巧智人也。作淩雲之梯,以攻 宋 城,将必取也。”
"工輸"一詞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工輸"是古代對巧匠公輸班的稱謂,即魯班。他是春秋時期魯國著名工匠,被後世尊為木匠祖師,以發明雲梯、曲尺等工具著稱。
二、詳細解釋
曆史淵源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如牟融《理惑論》提及:"工輸能與人斧斤繩墨,而不能使人巧",指魯班雖能傳授工具使用技巧,卻無法賦予人創造力。
文獻例證
陸機《辯亡論》中"非有工輸雲梯之械"的記載,借其發明的雲梯代指精良攻城器械,突顯"工輸"作為技術标杆的象征意義。
三、現代應用
該詞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曆史讨論,現代漢語中更常用"魯班"這一稱謂。2023年起部分詞典将其标注為曆史專有名詞,建議在相關語境中使用。
如需了解魯班的具體發明或文化影響,可查閱《考工記》等古代工藝專著。
工輸是一個漢字詞語,指工業品輸送和運輸。
工輸的部首是工,總共有5個筆畫。
工輸一詞的來源較為簡單,是通過将“工業品”和“輸送運輸”兩個意思合并而成的。
工輸的繁體字為「工輸」。
古時候工輸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與現代漢字寫法基本一緻。
1. 工輸行業的發展對經濟增長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2. 這個企業專門負責工輸過程中的物流管理。
工業品、輸送、運輸
物流、運輸
生産、供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