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课职的意思、课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课职的解释

谓以忠于职守相督责。《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观其治平临政,课职责咎,将所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者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课职"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古代官吏的考核、职责履行及问责相关。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历史文献记载,其释义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对官吏履职情况的考核与督查。

"课"取"考核、检验"之义(《说文解字》:"课,试也");"职"即职务、职责。合称指通过制度化考核评判官员是否称职,如《汉书·京房传》载"房奏考功课吏法",即通过"课职"制度管理官吏。

二、古代行政制度中的含义

在历代官僚体系中,"课职"特指对官员政绩的周期性评定:

  1. 考核标准:包括赋税征收、司法公正、民生治理等量化指标(参考《唐六典·考功郎中》对州县官"二十七最"的考核细则);
  2. 奖惩机制:考核结果直接关联升迁、俸禄或贬谪,如宋代《吏部条法》规定"课职优异者减磨勘年";
  3. 监察性质:蕴含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权,如明代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课职官吏"(《明史·职官志》)。

三、语义延伸

明清文献中渐衍生出"承担职务责任"的动词用法,如《清实录·雍正朝》"着尔课职河工,务期安澜",此处强调主动履职并承担后果。


权威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卷7页489.
  2. 白钢主编.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M]. 人民出版社, 1996: 唐代卷页201-205.
  3. 张晋藩. 《中国监察法制史稿》[M]. 商务印书馆, 2007: 页176-180.
  4. 郭建. 《中国法制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 页318.

网络扩展解释

“课职”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通过督责来确保职责的履行。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课职”指以忠于职守为标准进行监督和问责,强调对职责履行情况的考核。该词出自《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中的记载:“观其治平临政,课职责咎,将所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者乎!”

  2. 词义分解

    • 课:此处取“督责、考核”之意,类似“课税”中的“课”(督促缴纳)。
    • 职:指职位、责任,即分内应尽的事务。
      组合后,“课职”即通过监督与问责确保职责落实。
  3. 语境与用法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描述官员治理或管理中的责任监督机制,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例如,原文中通过“课职责咎”体现对官员履职的严格规范。

  4. 近义词与关联概念

    • 督责:监督并问责。
    • 考课:古代考核官员政绩的制度。
    • 履职:履行职务责任(现代用法)。

“课职”是古代对职责履行进行监督考核的表述,强调通过问责机制确保官员或执行者忠于职守。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后汉书》相关篇章或权威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拜罢百夫白巾白玉堂半音拌匀不成样子策名蟾宫禅眼斥卖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澹淡打一棒快毬子发昏飞龙乘云風櫛雨沐覆盂斧藻圪蹴弓弦骨尘舞海路还土筕筜闳门荒徼嘑旦毁膳混混儿减价涧溪矫矫不群解除解巾从仕具眼开敞看盏口坠天花滥套子理葺隆厚路凭门啓盘考曝晒千方万计轻薄无知趋参人造行星日工适衬失丧嗉袋台盘天颜挺生王刍舞鞾